全部专利 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 外观设计专利
排序方式:
当前查询到38899条专利与查询词 "北京科技大学"相关,搜索用时1.453125秒!
发明专利:33792实用新型: 4748外观设计: 359
33792 条,当前第 1-10 条 下一页 最后一页 返回搜索页
申请号:03136601.5 公开号:CN1455238 主分类号:G01N1/28
申请人: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大学 申请日:2003.05.19 公开日:2003.11.12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大粉末颗粒材料的电镜薄膜样品的方法,包括电沉积薄膜的制备,电解薄膜的制备,离子减薄技术。在电沉积中采用直流电源,将阳极3、阴极4插入电沉积溶液9中,电沉积溶液的成分为CuSO4:170~260克/升,H2SO4:50~80克/升,Cl-:0.01~0.1克/升;在电沉积过程中用磁力搅拌器搅拌,搅拌速度为60~125转/分;利用电解双喷技术将电沉积薄膜进行进一步的减薄。对于不导电的粉末颗粒,采用离子减薄技术对电解薄膜进行进一步的减薄。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使大颗粒的粉末材料能够制成电镜薄膜样品,成功地实现了电镜的直接观察。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1810064123.X 公开号:CN108359955A 主分类号:C23C14/48(2006.01)I
申请人: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大学 申请日:2018.01.23 公开日:2018.08.03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纳米多孔金属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性能的方法,属于纳米材料领域。所述方法包括:首先以非晶合金薄带为前驱体,通过化学脱合金法制备出三维双连续的纳米多孔金属;然后采用高能金属离子辐照源对纳米多孔金属进行合适剂量的离子辐照。辐照过后的纳米多孔金属表面变粗糙,韧带变粗,孔隙变小,从而能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可将纳米多孔金属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增强因子提高2~10倍。本发明有望在化工、环境、生物医药和传感器等领域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1811257521.X 公开号:CN109172612A 主分类号:A61K35/741(2015.01)I
申请人: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大学 申请日:2018.10.26 公开日:2019.01.11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光合细菌的防治精神障碍的生物制剂。该制剂属于能够预防和治疗精神障碍,例如,抑郁症和/或焦虑症的益生菌剂,其对精神障碍,例如,抑郁症和/或焦虑症的发病既有预防作用又有治疗作用,无不良反应。本发明开发了具有防治精神障碍,例如,抑郁症和/或焦虑症的新途径。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1910795330.7 公开号:CN110327362A 主分类号:A61K31/708
申请人: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 申请日:2019.08.26 公开日:2019.10.15
摘要:本发明属于抗抑郁药物技术领域,涉及次黄嘌呤核苷酸在制备抗抑郁药物中的应用。该含有次黄嘌呤核苷酸的抗抑郁药物或其组合物具有抗抑郁特性,且起效时间快、治疗效果确切、显著,且副作用较小,对于治疗抑郁症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2210187772.5 公开号:CN114672639A 主分类号:C21D10/00
申请人: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 申请日:2022.02.28 公开日:2022.06.28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纳米粒子熔解再析出提高材料抗辐照的方法,所述材料包括纳米粒子和基体,所述纳米粒子生长并嵌入到与其成分匹配的所述基体中,所述纳米粒子与所述基体共格,在预定温度下,所述材料中所述纳米粒子易析出,并且在辐照过程中,所述材料中所述纳米粒子发生熔解和再析出转变以提高所述材料抗辐照性能。由此,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高剂量辐照和高服役温度下材料结构完整性和性能严重退化的问题,进而将含有纳米粒子的材料应用于抗辐照领域例如核反应堆中,可以在极端条件下长期服役。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2210648610.7 公开号:CN115029108A 主分类号:C09K5/06
申请人: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大学 申请日:2022.06.09 公开日:2022.09.09
发明人:苑坤杰;邹如强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热增强型有机相变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S1.分别制备水相溶液、导热增强剂分散液、油相混合液及引发剂溶液;S2.将导热增强剂分散液加入水相溶液形成水相混合液,进行加热并搅拌;S3.将油相混合液滴加到经搅拌后的所述水相混合液中,加热并高速搅拌,得到水/油相混合液;S4.将引发剂溶液滴加到水/油相混合液中,并通入惰性气体,经相应处理后得到导热增强型有机相变微胶囊。经本发明制得的导热增强型有机相变微胶囊,具有相变温度适宜、相变焓值高、导热性能好和力学性能优等优点,可用于临床生物骨水泥中实现骨水泥形成过程中有效降温效果,具有巨大的生物临床应用价值。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2310136965.2 公开号:CN116358984A 主分类号:G01N3/02
申请人: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 申请日:2023.02.20 公开日:2023.06.30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压力室端盖全自动封堵机构,包括高压压力室,高压压力室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通孔,通孔的内部设置有圆转方密封端盖,通孔的外侧设置有承压端盖,承压端盖和圆转方密封端盖之间滑动设置有插拔式承压板,高压压力室的左侧设置有连接套,连接套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用于驱动插拔式承压板的驱动组件。本发明把高压压力室端盖的向外涨力均匀的传递到高压压力室外的两面的侧面上;用电动缸推拉插拔式承压板,完全实现了端盖的自动封堵,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圆转方密封端盖增大了承力面积,使插拔式承压板和承压端盖受力状态俱佳,应力分布均匀;封堵定位精准、满足超高压条件时真三轴试验需要。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2310136979.4 公开号:CN116165074A 主分类号:G01N3/12
申请人: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 申请日:2023.02.20 公开日:2023.05.26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深部岩芯多路径快速加卸荷的真三轴试验装置,涉及岩石力学试验领域,其包括承压体,承压体中设置有岩石样块放置腔;柔性加载供油道开设在承压体上且与岩石样块放置腔连通,通过柔性加载供油道可向岩石样块放置腔通入液压油,通过油压对岩石样块施加柔性加载;承压体在Z轴、X轴方向分别开设有贯通的Z向孔和X向孔,Z向孔中上设置有对岩石样块施加Z向力的Z向加载部,X向孔中设置有对岩石样块施加X向力的X向加载部。本发明可以对岩石试样施加三向不等的三维应力,高度还原岩石试样应力历史及应力调整过程;三个方向的高刚度加载机构,减小了加卸载过程中弹性能的储存,为实现多应力路径、快速加卸荷提供了保障基础。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2310137005.8 公开号:CN116165058A 主分类号:G01N3/02
申请人: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 申请日:2023.02.20 公开日:2023.05.26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石真三轴试验自动装样机构,涉及岩石力学试验技术领域,其包括支座,所述支座的上方设置有密封端盖,所述密封端盖与高压压力室上的预留装样口密封配合;所述密封端盖的前部设置有用于夹持岩石的试样保持架,所述密封端盖的后部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前端与所述密封端盖固定连接,所述连杆的后端与推拉块拆卸连接,所述推拉块的底部设置有直线驱动机构,所述直线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支座的底部。本发明的岩石试样通过伺服电机自动推拉到系统的加载位置,无需人为操作,提高了安放试样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2410766307.6 公开号:CN118605061A 主分类号:G02F1/137
申请人: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 申请日:2024.06.14 公开日:2024.09.06
摘要:本申请涉及液晶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低驱动电压和高剥离强度的调光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调光膜包括第一透明导电层、第二透明导电层和复合在二者之间的部分聚合的聚合物液晶薄膜;聚合物液晶薄膜的原料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紫外光可聚合单体10‑30wt%、硅烷交联剂和硅烷取向剂共0.04‑10wt%、液晶60‑89.96wt%和紫外光引发剂。本申请调光膜兼具低驱动电压的同时具有优异的剥离强度,其液晶薄膜中硅烷交联剂和硅烷取向剂可在基板表面构建可交联的垂直取向界面,形成自组装分子层,提高了剥离强度;通过光掩模进行部分固化,紫外光可聚合单体在液晶薄膜中光掩模未覆盖的区域聚集形成聚合物墙网络结构,且聚合物网络随单体含量增加而更加致密。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33792 条,当前第 1-10 条 下一页 最后一页 返回搜索页
©2025 Patent9.com All rights reserved.蜀ICP备060094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