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专利 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 外观设计专利
排序方式:
当前查询到108条专利与查询词 "茅雁"相关,搜索用时0.21875秒!
发明专利:67实用新型: 41外观设计: 0
67 条,当前第 1-10 条 下一页 最后一页 返回搜索页
申请号:200510037713.6 公开号:CN1684039 主分类号:G06F9/445
申请人:苏州超锐微电子有限公司 申请日:2005.02.01 公开日:2005.10.19
摘要: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PC加载操作系统之前,通过MBR实现网络功能的方法。根据PC启动过程的知识,PC在上电或重启时,在经过POST(Power On Self-Test)后,会通过执行MBR(主引导记录)以实现对操作系统的加载。因此,我们可以以MBR的工作机制为基础,在MBR中加入驱动网络通讯介质工作的功能,使PC在进入操作系统之前具有网络功能。由于MBR是PC启动的必经阶段,所以我们可以利用该发明实现的网络功能,使PC自动、安全的完成一些具体的应用(如网络认证,网络数据传输等)。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0710065265.X 公开号:CN101054411 主分类号:C07K14/415(2006.01)I
申请人: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申请日:2007.04.09 公开日:2007.10.17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个来源于玉米的钙调磷酸酶B类似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其目的是提供一个来源于玉米的钙调磷酸酶B类似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其在提高植物耐盐性中的应用。该蛋白是下述氨基酸残基序列之一:1)序列表中的SEQ ID NO:1;2)将序列表中SEQ ID NO:1的氨基酸残基序列经过一至十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缺失或添加且具有提高植物耐盐性功能的蛋白质。本发明的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对于植物耐盐机制的研究,以及提高植物的耐盐性及相关性状的改良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际意义,将在植物的耐盐基因工程改良中发挥重要作用,应用前景广阔。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1110359924.7 公开号:CN103107902A 主分类号:H04L12/24(2006.01)I
申请人:无锡南理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1.11.14 公开日:2013.05.15
摘要:一种基于决策树的攻击检测系统,它包括检测数据采集器、检测挖掘处理器和分类器即决策树,所述的检测数据采集器作为攻击检测系统的检测信号输入端采集待检测数据,检测数据采集器的输出端连接检测挖掘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检测挖掘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分类器的信号输入端,分类器的信号输出端作为基于决策树的攻击检测系统的输出,显示检测状态。本发明采用关联规则法用于构建正常行为规则集,用来检测异常攻击;决策树进行进一步的分类预测,达到降低误报率;本发明的基于决策树的攻击检测,减低了AdHoc网络的误报率,使得系统检测新入侵行为的能力提高了。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1110446404.X 公开号:CN103186982A 主分类号:G08G1/01(2006.01)I
申请人:南京理工大学常熟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理工大学 申请日:2011.12.28 公开日:2013.07.03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安智能卡口系统,包括摄像及辅助照明单元、车辆检测单元、图像采集与处理单元、传输单元和中心管理单元,摄像及辅助照明单元输出视频信号,车辆检测单元输出车检信号,输出的车检信号和视频信号输入到图像采集与处理单元的信号输入端,图像采集与处理单元的信号输出端输出车牌信息,输出的车牌信息输入到中心管理单元的信号输入端,中心管理单元将车牌信息存入到数据库中。本发明可以实现车辆检测、车辆号牌自动识别与布控车辆辑查,车速测定与超速报警、车流量统计、数据传输与远程维护、数据检索、故障容错和防盗报警功能。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1210537624.8 公开号:CN103121852A 主分类号:C04B35/66(2006.01)I
申请人:上海电气钠硫储能技术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2.12.12 公开日:2013.05.29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成钠硫电池固体电解质用氧化镁坩埚,该氧化镁坩埚由电熔氧化镁粉末、重质氧化镁粉末、三氧化二钇粉末、二氧化锆粉末、三氧化二铝粉末、二氧化硅粉末和氧化钙粉末按一定比例混合后,通过等静压成型和烧结制备而成。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合成钠硫电池固体电解质用氧化镁坩埚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公开的氧化镁坩埚能够对固体电解质Na-β″-Al2O3陶瓷管在烧结过程中提供碱性气氛保护,在坩埚内形成“富钠”气氛,抑制了电解质陶瓷管制品中的钠成分快速挥发,同时大大地降低传统电解质陶瓷管采用铂金坩埚封包滚烧工艺的生产和管理成本。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1310061525.1 公开号:CN103095854A 主分类号:H04L29/08(2006.01)I
申请人:南京理工大学常熟研究院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3.02.27 公开日:2013.05.08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异构信息融合决策系统。该系统分为物理层,接口层,服务层和应用层;通过传感器的数据包结构、数据格式、建立传感器数据字典,解析传感器数据包,并采用决策级数据融合方式作为系统的数据融合机制,实现传感器网络的信息融合决策。本发明采用分层设计的思想不仅屏蔽了底层物理设备和数据的异构性而且大大增加了系统的可拓展性和灵活性,另外采用决策级融合也提高了系统的容错性。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2311854138.3 公开号:CN117820728A 主分类号:C08K9/06
申请人:诺思贝瑞新材料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申请日:2023.12.29 公开日:2024.04.05
摘要:本申请涉及一种光固化树脂用纳米二氧化硅分散体及光固化树脂,所述纳米二氧化硅分散体采用如下方法制备而成:将气相二氧化硅粉末、活性稀释剂与分散剂进行分散,得到预分散体;再将预分散体加入硅烷偶联剂,加热进行接枝;将接枝后的预分散体进行研磨、烘烤,直至分散体不出现团聚。将制得的纳米二氧化硅分散体与丙烯酸树脂、活性稀释剂、自由基引发剂混合制备光固化树脂,得到的光固化树脂具有耐高温、高精度、易成型等特点。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2410582982.3 公开号:CN118459676A 主分类号:C08F283/00
申请人:诺思贝瑞新材料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申请日:2024.05.11 公开日:2024.08.09
摘要:本申请涉及一种光固化3D打印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光固化3D打印树脂包括以下组份:硅烷偶联剂改性处理的超细硅微粉、光敏树脂、湿润分散剂、防沉助剂,所述硅烷偶联剂改性处理的超细硅微粉占光敏树脂的质量分数为40wt%‑70wt%。光固化3D打印树脂经3D打印后,通过一定条件的二次固化处理,得到的3D打印制品热变形温度超过250℃,可在高温环境下使用,且3D打印制品的力学性能优异。此外,光固化3D打印树脂粘度较低,可以用常规LCD 3D打印机正常打印,同时不会产生沉降,有良好的储存性能。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2411807895.X 公开号:CN119432053A 主分类号:C08L75/14
申请人:诺思贝瑞新材料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申请日:2024.12.10 公开日:2025.02.14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固化树脂用改性氮化硅预聚物及光固化树脂,所述改性氮化硅预聚物由以下物质按照质量比组成:预聚物:0.95‑0.98;纳米氮化硅:0.02‑0.05;表面活性剂:0.001‑0.004;气相二氧化硅:0.001‑0.005;阻聚剂:0.002‑0.005。有益效果是,预处理的氮化硅改性预聚物可以在树脂中形成有效的填充体系,提高树脂表面耐磨,同时稳定的氮化硅改性预聚物能够保证树脂打印的稳定性,长时间48h连续打印不会出现颗粒析出及沉淀的情况;本发明的光固化树脂具有储存稳定性好,不易沉淀及颗粒析出,同时后固化方式简单,无需加热后固化,仅需进行紫外光隔水照射即可固化,成型后的模型耐磨性能优异,可用于结构件和易损件。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2411827603.9 公开号:CN119638913A 主分类号:C08F283/00
申请人:诺思贝瑞新材料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申请日:2024.12.12 公开日:2025.03.18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易成型3D打印光敏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按照重量份,包括以下组份: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20‑60份,丙烯酸酯低聚物0‑50份,单、多官能团丙烯酸酯10‑80份,光引发剂0.05‑10份,助剂0.05‑5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丙烯酸酯低聚物在发生光固化反应时,材料拥有相对较高的官能度和刚性,固化成型后,材料拥有相对刚性的性能,保证较高的打印成功率,而通过高温(120℃)处理,发生Diels‑Alder逆反应,部分化学键断裂,材料硬度降低,韧性增加。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67 条,当前第 1-10 条 下一页 最后一页 返回搜索页
©2025 Patent9.com All rights reserved.蜀ICP备060094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