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专利 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 外观设计专利
排序方式:
当前查询到114条专利与查询词 "詹其平"相关,搜索用时0.359375秒!
发明专利:58实用新型: 54外观设计: 2
58 条,当前第 1-10 条 下一页 最后一页 返回搜索页
申请号:200910036033.0 公开号:CN102045275A 主分类号:H04L25/02(2006.01)I
申请人:昆山九华电子设备厂 申请日:2009.10.16 公开日:2011.05.04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线电传输的曼彻斯特编码信号接收器,低通滤波器接收模拟信号,低通滤波器把接收的模拟信号传信于AGC放大器,单片计算机控制AGC放大器对接收的模拟信号进行自动增益控制,AGC放大器输出的模拟信号传信于A/D转换器,A/D转换器将接收的模拟信号通过采样变换为数值信号,A/D转换器的数值信号传信于单片计算机,单片计算机按照接收数值信号时间波形的单调上升和单调下降及其持续时间,判决出曼彻斯特编码、并恢复编码前数据。本例具有长距离16公里传输、低成本、易实现等特点,特别适合于工业现场控制、野外作业、国防军事等具有长距离、中低速数据通信需求的环境中应用。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1110083566.1 公开号:CN102738762A 主分类号:H02G15/10(2006.01)I
申请人:昆山九华电子设备厂 申请日:2011.04.02 公开日:2012.10.17
发明人:詹平;张丛;艾其春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快速分支器,包括第一、二固定臂,以使用方向为基准,第一固定臂内侧面上设有至少两条导线槽,第二固定臂内侧面设有与第一固定臂各导线槽位置和数量对应的针刺组,第二固定臂上各针刺组分别与一个外部接线柱电连接,第一、二固定臂内侧面可拆卸密封贴合固连,第二固定臂上的针刺组恰可对应伸入第一固定臂的各导线槽内,本发明可快速的将主电缆和分支电缆连接在一起或者拆开,无需对主电缆的导电绝缘层进行剥除,对主电缆的损伤小,使线路更稳定、主电缆使用寿命更长。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1510195708.1 公开号:CN104792412A 主分类号:
申请人:东南大学 申请日:2015.04.22 公开日:2015.07.22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光场轨道角动量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由超颖全息表面集合、耦合光栅、二氧化硅衬底和硅基探测器组成。该方法将全息功能集成于金属微纳结构,形成超颖全息表面。全息表面采用不同拓扑荷的多区域设计,能够将待检测的具有径向偏振分量的涡旋光场耦合为多束表面等离子体波聚焦场,其传播方向取决于系统的总角动量。经由耦合光栅传递,全息表面各区域生成的聚焦表面等离子体波能够被硅基探测器收集。通过对多个探测器的信号进行量化,可以实现光场轨道角动量的大范围的高保真识别。本发明相比于传统的光场轨道角动量探测方法,具有微型化、易于集成、探测范围大和实时探测等特点,在光通信和信息处理等诸多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1610087997.8 公开号:CN105511069A 主分类号:
申请人:东南大学 申请日:2016.02.16 公开日:2016.04.20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操控共振金属纳米粒子运动方式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由激光器、偏振转换器、空间光调制器、衍射光学元件、衰减片以及油浸透镜组成。该方法通过偏振转换器、空间光调制器和衍射光学元件生成空间位相复杂分布的角向偏振光场,并利用油浸透镜将该光场聚焦。处在焦场范围内的金属纳米粒子能够在光轴和径向方向获得平衡位置。通过改变空间光调制器加载位相的类型,粒子能够被固定在轴外或是绕着光轴旋转。粒子的运动轨迹也可以通过切换加载位相的方法实现灵活的调控。该方法克服了传统光镊技术中共振金属粒子所产生的强散射力和热效应对于操控稳定性的破坏,在一系列涉及光学操控的领域都有着重大的应用前景。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2210390029.X 公开号:CN114811916A 主分类号:F24F11/89
申请人:福州美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日:2022.04.14 公开日:2022.07.29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空气净化技术领域的一种空气智控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0、服务器预设一空气质量标准,并将所述空气质量标准同步给各空气智控设备;步骤S20、各空气智控设备通过传感器组以及关联的空调实时监测七项空气指标;步骤S30、空气智控设备基于所述空气质量标准对七项空气指标进行分析,生成空气质量分析结果;步骤S40、空气智控设备基于所述空气质量分析结果优化空气质量;步骤S50、空气智控设备将故障代码、位置数据、七项空气指标、空气质量分析结果上传服务器进行存档。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极大的提升了空气质量监控调整的全面性以及溯源性。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2210390060.3 公开号:CN114838467A 主分类号:F24F11/58
申请人:福州美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日:2022.04.14 公开日:2022.08.02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空气净化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机器人的智能消控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0、接入服务器预设一空气质量标准,从H I S服务器获取各房间的使用日程表;步骤S20、各空气监控设备将实时监测各房间的七项空气指标上传给接入服务器;步骤S30、接入服务器基于所述空气质量标准对各七项空气指标进行分析,生成空气质量分析结果;步骤S40、接入服务器将所述使用日程表以及空气质量分析结果发送给消控机器人;步骤S50、消控机器人基于接收的所述日程表以及空气质量分析结果依序对各房间的空气质量进行优化。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极大的提升了空气质量监控调整的全面性以及时效性,极大的降低了成本。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2211648540.1 公开号:CN116024473A 主分类号:C22C25/00
申请人:北京科技大学 申请日:2022.12.21 公开日:2023.04.28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温高韧性高中子增殖率的铍钨合金及应用,高温高中子增殖率的铍钨合金,所述铍钨合金材料成分的原子百分比表达式为Bea(WbMc)Xd,其中M为Re,Zr,Y,Mg,Ti,V,Mn,Fe,Co,Cr,W,Mo,Nb,Pb,Bi,Ta,Hf,Tl中的一种或多种,X为O,C,N,P,S,Si,Al,Ca,Sc,Ni,Cu,U中的一种或多种,63≤a≤97,3≤b≤37,0≤c≤37,0≤d≤3,且a+b+c+d=100。本发明的铍钨合金具有大的成分范围以及宽泛的制备条件,及优异的高温性能,熔点在2200℃左右,中子增殖率在0.96左右,优异的抗辐照肿胀性能。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2310463408.1 公开号:CN116165792A 主分类号:G02B27/00
申请人:泉州师范学院 申请日:2023.04.26 公开日:2023.05.26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产生携带任意指向轨道角动量涡旋焦场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由两个具有共焦区的物镜建立光学聚焦系统;在光学聚焦系统的共焦区放置偶极子;计算该偶极子的辐射场,并在此基础上叠加相同空间指向的螺旋位相因子,以获得叠加辐射场;光学聚焦系统将叠加辐射场收集并准直到光学聚焦系统的入瞳面,并根据透镜对光线的弯折效应以求得入瞳面的辐射场;基于时间反演技术,反转此时入瞳面的辐射场,并用相对180度相移从光学聚焦系统的入瞳面两侧向两物镜共焦区方向传播,可在共焦区形成携带指定拓扑荷数的轨道角动量的定向涡旋焦场。通过该方法所构建的涡旋焦场的OAM指向可灵活定制,并且OAM的拓扑荷数亦可定制。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2310509339.3 公开号:CN116224613A 主分类号:G02B27/42
申请人:泉州师范学院 申请日:2023.05.08 公开日:2023.06.06
摘要:本发明涉及光焦斑的生成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任意自旋指向超衍射极限光焦斑的实现方法,方法包括将一对正交的偶极子对放置在以光学聚焦系统中心点为原点的空间上,且偶极子对的馈电电流相位相差π/2;将正交偶极子对绕原点进行旋转;光学聚焦系统将旋转后的偶极子对产生的辐射场收集并准直到光学聚焦系统的入瞳面,并弯折效应以求得入瞳面的辐射场;基于时间反演技术,反转入瞳面的辐射场,并用相对π相移从光学聚焦系统的入瞳面两侧向两物镜共焦区反向传播汇聚;基于Richard‑Wolf矢量衍射积分理论计算得到聚焦场数据,以能够在两物镜共焦区形成自旋指向任意可调的超衍射极限光焦斑。通过该方法所生成的超衍射极限光焦斑的自旋指向可任意调整。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2310634903.4 公开号:CN116804259A 主分类号:C22F1/08
申请人:北京科技大学 申请日:2023.05.31 公开日:2023.09.26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深低温铜铝锰形状记忆合金、制备方法及应用,方法选取Cu,Al和Mn为主要原料,辅以微量合金元素Be、Fe、C、Ti、Zr、V、Ta、Nb、W、Mo、Ni、Cr的一种或多种,按照化学剂量配比,置于真空感应炉坩埚内,抽真空,熔炼、再放入热处理炉中进行循环退火处理、对冷却产物进行锻造、去应力退火得到合金。本发明的方法制得的合金具有大的成分范围以及宽泛的制备条件、通过对合金成分以及后续热处理、冷热加工等工艺调整,来调控获得不同晶粒尺寸及记忆形变性能、合金的组织形态为多晶、相变温度低至100K左右、形变量可高达20%,具有制备方便、工艺简单、性能稳定等优点,广泛适用于低温自动控制结构和低温节流等应用领域。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58 条,当前第 1-10 条 下一页 最后一页 返回搜索页
©2025 Patent9.com All rights reserved.蜀ICP备060094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