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申请号或专利号
公开号
专利摘要
申请人
发明人
全部专利
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
外观设计专利
排序方式:
按相关度排序
当前查询到
708
条专利与查询词 "
中村和正
"相关,搜索用时0.171875秒!
发明专利:
674
实用新型:
9
外观设计:
25
共
674
条,当前第
1-10
条
下一页
最后一页
返回搜索页
1:
[发明]
制动装置及电梯用曳引机
申请号:
200480003863.9
公开号:CN1748096 主分类号:F16D65/00(2006.01)I
申请人: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申请日:2004.02.19 公开日:2006.03.15
发明人:
北泽正
;
中村和且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支承在支承部上并可以旋转的旋转体的旋转进行制动的制动装置,对旋转体的旋转进行制动的制动装置主体安装在制动器安装部件上。制动器安装部件可以以旋转体的旋转中心为中心旋转。制动器安装部件通过固定部件固定在支承部上。另外,由固定部件限制制动器安装部件的旋转。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2:
[发明]
自动分析装置
申请号:
200710140341.9
公开号:CN101135692 主分类号:G01N35/00(2006.01)I
申请人: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申请日:2007.08.09 公开日:2008.03.05
发明人:
中村和弘
;
圷正志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其在检体的分析中,不需要操作员重新进行精度管理试料的测定的请求和设置,而连续进行与标准试料的测定中的试剂相同的试剂相关的精度管理试料的测定,由此始终验证标准试料的测定结果的有效性,保证了高可靠性的分析结果。当设置标准试料时,识别所设置的标准试料,针对对于该标准试料测定请求的试剂,自动向分析装置提供设置在缓冲器中的精度管理试料,针对该使用试剂,在标准试料的测定后立即进行精度管理试料的测定。而且,当根据该使用的缓冲器内的精度管理试料的剩余量,判断出对于请求可能会产生试料用完的情况下,事先进行警告显示,促使补充精度管理试料。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3:
[发明]
电梯的轿厢
申请号:
200780006434.0
公开号:CN101389561 主分类号:B66B13/30(2006.01)I
申请人: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申请日:2007.02.23 公开日:2009.03.18
发明人:
上村晃正
;
田中和宏
摘要:充分提高轿厢内的静肃性,并且容易进行对防音构件的调整作业。吸音构件(18)的宽度方向的长度(L1)是能够发挥足够的吸音功能的长度。从具有微小距离(11)的微小间隙通过开口部(9)要进入轿厢内的外部噪音,一边在面板构件(15)的表面和吸音构件(18)的表面之间反复反射一边朝向开口部(9)侧行进,在其到达吸音构件(18)的下端附近时大部分能量被吸收/扩散。因此,进入至开口部(9)的外部噪音变得极其微弱,轿厢内的静肃性维持在足够高的状态。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4:
[发明]
超速提示装置
申请号:
200980119180.2
公开号:CN102047303A 主分类号:G08G1/16(2006.01)I
申请人: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申请日:2009.04.03 公开日:2011.05.04
发明人:
中村和正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超速提示装置,具有:检测本车位置的本车位置检测机构;存储地图数据的地图数据存储机构,该地图数据包括道路的种类以及该道路所允许的最大速度;判断本车是否进入到了种类不同的道路中的新路进入判断机构;累积行驶距离检知机构,在由上述新路进入判断机构判断为本车进入到了种类不同的道路时,累积行驶距离检知机构检测出本车在进入了的道路上的累积行驶距离;速度检测机构,在由新路进入判断机构判断为本车进入到了不同的道路中时,该速度检测机构检测本车在进入了的道路上的速度;提示机构,在累积行驶距离处于规定距离以下并且本车的速度比最大速度快时,该提示机构至少向本车上的乘客进行听觉上的或视觉上的提示。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5:
[发明]
大分子单体混合物、末端反应性聚合物混合物、大分子单体和有机硅水凝胶的中间体
申请号:
201080059876.3
公开号:CN102712703A 主分类号:C08F2/38(2006.01)I
申请人:
庄臣及庄臣视力保护公司
申请日:2010.12.23 公开日:2012.10.03
发明人:
藤泽和彦
;
中村正孝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亲水性大分子单体混合物,其为高度聚合的亲水性大分子单体、聚合之后只有很少组分未键合到所述聚合物链上,并且不太可能浸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含大分子单体A和大分子单体B的大分子单体混合物,其中所述大分子单体A为具有通过进一步将可聚合基团引入衍生自聚合引发剂的反应性基团的末端而获得的基团的大分子单体;并且大分子单体B为具有通过进一步将可聚合基团引入衍生自链转移剂的反应性基团的末端而获得的基团的大分子单体。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6:
[发明]
机床
申请号:
201180067503.5
公开号:CN103379981A 主分类号:B23Q11/00(2006.01)I
申请人:
株式会社牧野铣床制作所
申请日:2011.02.14 公开日:2013.10.30
发明人:
中安和正
;
杉村朋昭
摘要:在机床(10)的工作中,操作者能够从监视窗(22、23)目视溅射保护部(11)内的加工区域(39)。此时,在刀具(20)的顶端确认有缺口等情况下,操作者能够通过按下异常停止开关(25)使机床(10)的工作紧急停止。该异常停止开关(25)被配置于形成在正面面板(12)与右侧面面板(13a)之间的倒角面(17)上。其结果,操作者也能够从正面面板(12)的正面侧以及右侧面面板(13a)的正面侧中的任一侧简单地视觉辨认异常停止按钮(25)。异常停止开关(25)的视觉辨认性提高。而且,因为只要在倒角面(17)上配置一个异常停止开关(25)即可,所以机床(10)的结构简化。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7:
[发明]
热泵热水供暖装置
申请号:
201210230121.6
公开号:CN102809215A 主分类号:F24H4/02(2006.01)I
申请人: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申请日:2012.05.31 公开日:2012.12.05
发明人:
中谷和人
;
池田英和
;
野村正和
;
山村直人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热泵热水供暖装置,本发明的热泵热水供暖装置具有:内设制冷剂回路(8)和水制冷剂热交换器(5)的外壳(36);使通过水制冷剂热交换器5加热后的热媒循环、进行散热的外部散热器(2);以及通过配管(3)连接外壳(36)和外部散热器(2)的热媒输出端口(21)、热媒返回端口(23),所述热泵热水供暖装置的特征在于:在外壳(36)的侧方设置有凸部(41),在凸部(41)配置有热媒输出端口(21)和热媒返回端口(23),施工性高,也能够提高效率,维护性优越,能够紧凑地设计。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8:
[发明]
半导体装置
申请号:
201910675634.X
公开号:CN111668313A 主分类号:H01L29/861
申请人:
株式会社东芝
;
东芝电子元件及存储装置株式会社
申请日:2019.07.25 公开日:2020.09.15
发明人:
和泉正人
;
中村和敏
摘要:一种半导体装置,具备半导体部和设置在上述半导体部的表面上的电极。上述半导体部包含第一层和设置在上述第一层与上述电极之间的第二层。上述第二层具有在沿着上述表面的方向上排列的第一区域以及第二区域。上述第一区域具有与上述电极接触的表面,上述第二区域包含浓度比上述第一区域中的上述表面的第二导电型杂质浓度低的第二导电型杂质。上述第二层在上述第二区域的第一位置具有第二导电型杂质的第一浓度,且上述第一位置与上述电极之间的第二位置处的第二导电型杂质的第二浓度比上述第一浓度低。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9:
[发明]
电线连接体及其制造方法、传感器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申请号:
202180010667.8
公开号:CN115349210A 主分类号:H02G15/08
申请人:
株式会社芝浦电子
申请日:2021.03.12 公开日:2022.11.15
发明人:
中村和正
摘要:本发明的电线连接体(1A)具备第一电线(10A)、与第一电线(10A)电连接的第二电线(20A)、将第一电线(10A)与第二电线(20A)相连的连接部(30)以及覆盖连接部(30)周围的绝缘覆盖体(13)。连接部(30)基于第一电线(10A)与第二电线(20A)的对接焊接而形成。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10:
[发明]
车载通信装置以及路车间通信装置
申请号:
98802197.8
公开号:CN1246190 主分类号:G07B15/00
申请人: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申请日:1998.01.28 公开日:2000.03.01
发明人:
谷口真一
;
中村和正
摘要: 具有简单结构并且允许进行无信息泄漏的信息通信的装载在车辆上的通信装置和路车间通信装置。在具有存储了电子密钥(A)的存储器(28)的路上机(10)与具有存储电路(48)的车载机(30)之间,在包括编码信息的情况下进行通信。在车载机(30)中,与路径等相关的编码信息在编码状态下被存储。由路上机(10)来进行编码和解码。对于收费,与收费相关的编码信息从具有存储器(70)的IC卡(62)通过车载机(30)发送给路上机(10)。然后,由路上机(10)对来自IC卡(62)的与收费相关的编码信息进行解码。通过该方法,信息在编码状态下进行发送,而在车载机(30)中不需要进行编码或解码,由此能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共
674
条,当前第
1-10
条
下一页
最后一页
返回搜索页
©2025
Patent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60094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