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申请号或专利号
公开号
专利摘要
申请人
发明人
全部专利
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
外观设计专利
排序方式:
按相关度排序
当前查询到
21
条专利与查询词 "
任棐
"相关,搜索用时0.140625秒!
发明专利:
17
实用新型:
4
外观设计:
0
共
17
条,当前第
1-10
条
下一页
最后一页
返回搜索页
1:
[发明]
一种制备导电微滤膜的方法
申请号:
201610529653.8
公开号:CN106040021A 主分类号:B01D71/34
申请人:
江南大学
申请日:2016.07.06 公开日:2016.10.26
发明人:
李秀芬
;
印霞棐
;
华兆哲
;
任月萍
;
王新华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导电微滤膜的方法,属于水资源处理领域。本发明以铜纳米线为导电材料,加入到聚合物制备的铸膜液中,刮制成导电微滤膜。本发明制备的导电微滤膜具有导电性能,可在废水处理工艺中将膜分离过程与电化学过程结合,兼具电极与膜分离功能,有效提高分离效率。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2:
[发明]
一种防治膜污染的方法及其应用
申请号:
201611157674.8
公开号:CN106731870A 主分类号:B01D67/00(2006.01)I
申请人:
江南大学
申请日:2016.12.15 公开日:2017.05.31
发明人:
李秀芬
;
印霞棐
;
齐希光
;
王新华
;
任月萍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膜污染的方法及其应用,其中方法包括,将聚偏氟乙烯和N‑甲基吡咯烷酮混合,在55~65℃和100~120r/min下搅拌10~14h,再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搅拌获得铸膜液;将镍纳米线加入铸膜液中并以100~120r/min转速,搅拌8~16h,静置后在支撑材料上进行成膜后水洗得到微滤膜产品。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抗膜污染的微滤膜的制备方法,制得的微滤膜亲水性好,且抗污染,废水处理效率高,在废水处理工艺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3:
[发明]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河势遥感监测装置
申请号:
202010453317.6
公开号:CN111572767A 主分类号:B64C27/50
申请人: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申请日:2020.05.26 公开日:2020.08.25
发明人:
许琳娟
;
李军华
;
魏巍
;
江恩慧
;
都伟冰
;
王远见
;
张向萍
;
田世民
;
万强
;
夏修杰
;
张林忠
;
任棐
;
高梓轩
;
张超凡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河势遥感监测装置,包括无人机主体、机翼机构和遥感监测机构,所述无人机主体的上方固定有上盖板,且上盖板的上方安装有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的上方外侧设置有透明防护框,且透明防护框的底部四侧与上盖板之间固定相连,所述机翼机构安装于无人机主体的外部四侧,且无人机主体的前后两侧设置有超声波喇叭,所述无人机主体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防护外框,且防护外框的内部下方固定有摄像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通过对遥感监测机构的设置便于进行遥感监测,呈半包围结构的固定框便于对其内部的遥感传感器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通过固定螺栓便于实现固定框与支撑板之间的安装和拆卸。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4:
[发明]
一种游荡性河道造床流量确定方法
申请号:
202010466315.0
公开号:CN111666667A 主分类号:G06F30/20
申请人: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申请日:2020.05.29 公开日:2020.09.15
发明人:
来志强
;
江恩慧
;
赵连军
;
王仲梅
;
徐梓曜
;
任棐
;
徐阳
;
梅锐锋
;
武彩萍
;
吴国英
;
樊科伟
;
李军华
;
王远见
;
张向萍
;
许琳娟
;
来嘉豪
;
潘丽
;
王嘉仪
;
任艳粉
;
张文皎
;
张敏
;
王贞
;
来亮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游荡性河道造床流量确定方法,属于水利工程领域,其IPC分类号为E02B 1/00。本发明吸收了经典马卡维耶夫法造床流量分析计算的基本理念,通过定义两个重要参数:流量级长度参数ΔQ1和流量级移动距离参数ΔQ2,逐序求取流量级移动累加造床能力,充分有效利用流量过程数据,避免了人为划分流量级带来的误差。流量级长度参数ΔQ1、流量级移动距离参数ΔQ2均较易客观选取,两参数在较大范围内变化对第一、第二造床流量的确定没有影响,计算得到的造床流量更加客观准确。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5:
[发明]
基于决策级融合的水下多源声学图像底质分类方法及系统
申请号:
202010572718.3
公开号:CN111709487A 主分类号:G06K9/62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申请日:2020.06.22 公开日:2020.09.25
发明人:
陈曦
;
沈蔚
;
雷添杰
;
张云飞
;
李京
;
闻建光
;
任棐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决策级融合的水下多源声学图像底质分类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在统一空间坐标系下的地貌图像、地形图像和地层剖面图像;确定地貌分割图像、地形分割图像和地层剖面分割图像;对各分割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地貌特征、地形特征和地层特征;将地貌特征和地形特征分别输入至多个训练好的机器学习分类模型中得到多个第一分类结果和多个第二分类结果,将地层特征输入至训练好的机器学习分类模型中得到第三分类结果;基于D‑S证据理论将多个第一分类结果和多个第二分类结果融合,或将多个第一分类结果、多个第二分类结果和第三分类结果融合,得到水下多源声学图像的底质分类结果。本发明能实现水下底质的自动、高精度分类。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6:
[发明]
一种水下浅地层剖面图像底质分类方法及系统
申请号:
202010573356.X
公开号:CN111709386A 主分类号:G06K9/00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申请日:2020.06.22 公开日:2020.09.25
发明人:
陈曦
;
雷添杰
;
沈蔚
;
闻建光
;
任棐
;
张云飞
;
李京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浅地层剖面图像底质分类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浅地层剖面测试图像;确定测试浅地层剖面图像中的水体底质界面线、水体底质界面层和表层剖面;依据测试浅地层剖面图像中的水体底质界面线、水体底质界面层和表层剖面对每列测试子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浅地层测试特征提取集合;浅地层测试特征提取集合包括多列测试子图像的界面线测试特征量、界面层测试特征量和表层剖面测试特征量;依据浅地层测试特征提取集合,采用基于滑动窗口的机器学习法得到浅地层剖面测试图像的底质分类结果。本发发明能够提高水下浅地层剖面图像底质分类的分类精度。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7:
[发明]
一种干旱状态下应急水源地提取方法及系统
申请号:
202010577755.3
公开号:CN111709388A 主分类号:G06K9/00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申请日:2020.06.23 公开日:2020.09.25
发明人:
雷添杰
;
陈曦
;
任棐
;
金菊良
;
李小涵
;
李杨
;
黄锦涛
;
闻建光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旱状态下应急水源地提取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全色遥感训练影像和全色遥感测试影像;构建隐含狄利克雷分布主题模型;隐含狄利克雷分布主题模型为狄利克雷先验参数待确定的主题模型;将全色遥感训练影像输入至隐含狄利克雷分布主题模型中,采用定点迭代方法对狄利克雷先验参数进行估计,确定隐含狄利克雷分布主题模型中的狄利克雷先验参数;将狄利克雷先验参数确定后的主题模型确定为应急水源地提取模型;将全色遥感测试影像输入至应急水源地提取模型中,得到全色遥感测试影像中的水源地。本发明能提高应急水源地提取的准确度,且能避免消耗极大的人力成本,便于提取。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8:
[发明]
一种沙土结构细观试验模型
申请号:
202110547758.7
公开号:CN113293807A 主分类号:E02D33/00
申请人:
武汉大学
;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申请日:2021.05.19 公开日:2021.08.24
发明人:
樊科伟
;
邹维列
;
来志强
;
江恩慧
;
王仲梅
;
韩仲
;
王协群
;
赵连军
;
潘丽
;
任棐
;
崔颖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沙土结构细观试验模型,属于岩土工程技术领域,其IPC分类号为E02D33/00。本发明的沙土结构细观试验模型,包括反力机构、静力加载机构、模型堆载机构、数据采集系统和拍摄系统;反力机构包括反力横梁和横梁高度调整控制器,静力加载机构包括减速机、升降机和加载板,模型堆载机构包括沙土颗粒模拟材料和模型架,所述数据采集系统包括压力传感器和数据采集仪。本发明试验模型可以直观的观测结构内部颗粒变化,测试每个时刻沙土结构内部颗粒的位移,进而明确内部颗粒运动规律及沙土结构破坏机理,且对操作人员要求很低。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9:
[发明]
一种环式腔格土工管袋蓄纳淤泥支挡结构
申请号:
202111591636.4
公开号:CN114150649A 主分类号:E02D3/00
申请人:
武汉大学
;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申请日:2021.12.23 公开日:2022.03.08
发明人:
樊科伟
;
邹维列
;
来志强
;
江恩慧
;
王仲梅
;
裴秋阳
;
潘丽
;
任棐
;
王嘉仪
;
贾昊泽
;
来子越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环式腔格土工管袋蓄纳淤泥支挡结构,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其IPC分类号为E02D 17/20。本发明环式腔格土工管袋蓄纳淤泥支挡结构,包括环式腔格土工管袋、环内淤泥、马道、土工膜、排水沟、引水道和净化池;利用环式腔格土工管袋的环形区域内所蓄纳的淤泥对管袋挤压发生变形时产生的张力,来约束环内淤泥的变形,维持环式腔格土工管袋蓄纳淤泥支挡结构自身的稳定性,支挡结构本身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利用管袋上下层间的排水通道,可使环内所蓄纳淤泥实现高效排水;同时利用净化池还能实现净化淤泥脱排出来的水分。简单、实用,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10:
[发明]
一种混合动力模式开沟机
申请号:
202510392459.9
公开号:CN119999401A 主分类号:A01C5/06
申请人: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申请日:2025.03.31 公开日:2025.05.16
发明人:
徐得泽
;
雷添杰
;
郑兴飞
;
陈东攀
;
刘宝印
;
王嘉宝
;
姬军红
;
孙晖
;
吴清华
;
任棐
;
李思齐
;
林智韬
;
赵海根
;
万金红
摘要: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模式开沟机,涉及农业机械领域,该方法包括:动力切换装置、发动机组装置、电动机组装置及执行装置;动力切换装置用于切换第一动力模式、第二动力模式或第三动力模式,并在第一动力模式下控制所述发动机组装置产生第一动力;在第二动力模式下控制电动机组装置产生第二动力;在第三动力模式下控制发动机组装置和电动机组装置共同产生第三动力;执行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动力、所述第二动力或所述第三动力,进行开沟。本申请的多种模式分别适用于不同场景,提高了开沟的效率。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共
17
条,当前第
1-10
条
下一页
最后一页
返回搜索页
©2025
Patent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60094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