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申请号或专利号
公开号
专利摘要
申请人
发明人
全部专利
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
外观设计专利
排序方式:
按相关度排序
当前查询到
33136
条专利与查询词 "
刘立强
"相关,搜索用时0.421875秒!
发明专利:
18159
实用新型:
14207
外观设计:
770
共
18159
条,当前第
1-10
条
下一页
最后一页
返回搜索页
1:
[发明]
一种固体燃料及其制备方法
申请号:
200410101536.9
公开号:CN1635061 主分类号:C10L5/00
申请人:
刘立强
申请日:2004.12.23 公开日:2005.07.06
发明人:
刘立强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工产品,特别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可燃的固体化工原料。属于能源领域。本发明方法是将六次甲基四胺或三氧杂环乙烷碾碎成直径不大于2mm的颗粒状,然后用压片机将碾碎的六次甲基四胺或三氧杂环乙烷压制成型,经过包装,得到成品。生产工艺简单:只需要压片机即可制备本发明所述的产品。本发明的效果明显,具有产量高、配方简单、环保、燃烧后仅剩极少量灰烬、无污染、携带方便和使用方便的特点。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2:
[发明]
一种超音频感应加热热水器
申请号:
201110309508.6
公开号:CN102367986A 主分类号:F24H1/18(2006.01)I
申请人: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1.10.13 公开日:2012.03.07
发明人:
刘立强
摘要:本发明是一种超音频感应加热热水器,包括外壳、保温层及金属内胆,其中外壳装置在金属内胆的外侧,保温层装置在外壳及金属内胆之间,金属内胆的底部设置有进水口及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内胆的外侧壁上装置有绝缘支架,超音频感应加热器缠绕在绝缘支架上。本发明电热水器工作时,超音频感应器通入交变电流,其周围产生交变磁场,交变磁场的电磁感应作用于金属内胆,使电能转变为热能,金属内胆表层温度升高,再通过金属内胆将热量传递给内胆内贮放的水,即实现了加热水的目的,本发明超音频感应加热器不仅加热效率高、速度快,低耗环保,而且也不会出现炸管、结水垢、漏电等问题。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3:
[发明]
一种循环式空气能热泵热水器控制方式
申请号:
201110322447.7
公开号:CN102506504A 主分类号:F24H9/20(2006.01)I
申请人: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1.10.21 公开日:2012.06.20
发明人:
刘立强
摘要:本发明是一种循环式空气能热泵热水器控制方式,包括控制器、送水泵、储热水箱、热水泵、回水电磁阀、加热水箱、进水电磁阀、循环式空气能热水器主机、循环水泵、恒温水泵、液位计、感温探头、电加热管等。通过感温探头和液位计检测水温和水位控制送水泵、热水泵、回水电磁阀、进水电磁阀,循环空气能热水器主机、循环水泵、恒温水泵、环境温度探头。其优点为:使用方便、快捷、精确,实现无人看管,全自动化,最大限度使用空气能,24小时提供热水,并且人性化、节能。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4:
[发明]
利用白泥和粉煤灰复合制备玻璃陶瓷的方法
申请号:
201210308910.7
公开号:CN102795773A 主分类号:C03C10/00(2006.01)I
申请人:
山东建筑大学
申请日:2012.08.28 公开日:2012.11.28
发明人:
刘立强
摘要:本发明涉及白泥和粉煤灰的综合利用,尤其涉及利用白泥和粉煤灰复合制备高性能玻璃陶瓷的方法。其目的在于解决制碱白泥和粉煤灰的环境污染问题,变废为宝,提供一种利用白泥和粉煤灰复合制备玻璃陶瓷材料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利用白泥和粉煤灰复合制备玻璃陶瓷的方法,将质量百分含量为10~50%的白泥、质量百分含量为40~80%的粉煤灰与质量百分含量为5~25%的添加剂均匀混合,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基础玻璃,再由基础玻璃进行热处理得到玻璃陶瓷。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不仅可以最大程度消耗固体废弃物,变废为宝,而且节能降耗,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可实现绿色环保生产,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5:
[发明]
减反射玻璃及二次碱腐蚀制备减反射玻璃的方法
申请号:
201210331809.3
公开号:CN102785434A 主分类号:B32B17/06(2006.01)I
申请人:
刘立强
申请日:2012.09.10 公开日:2012.11.21
发明人:
刘立强
摘要:本发明涉及减反射玻璃及二次碱腐蚀制备减反射玻璃的方法。其目的在于获得近零反射的Na2O-CaO-SiO2体系玻璃,大大增加玻璃的光透射率。本发明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将玻璃基体依次放入两个碱溶液腐蚀槽内腐蚀,取出洗净后放入烘箱内烘干得到减反射玻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成本低,得到的减反射玻璃的可见光双面反射率低于0.5%,本发明处理的超白平板和压花玻璃的可见光透过率超过99%。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6:
[发明]
减反射玻璃及二次酸腐蚀制备减反射玻璃的方法
申请号:
201210331877.X
公开号:CN102795785A 主分类号:C03C15/00(2006.01)I
申请人:
刘立强
申请日:2012.09.10 公开日:2012.11.28
发明人:
刘立强
摘要:本发明涉及减反射玻璃及二次酸腐蚀制备减反射玻璃的方法。其目的在于获得近零反射的Na2O-CaO-SiO2体系玻璃,大大增加玻璃的光透射率。本发明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将玻璃基体依次放入两个酸溶液腐蚀槽内腐蚀,取出洗净后放入烘箱内烘干得到减反射玻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成本低,玻璃的减反射性能和减反射带宽达到最优,可见光双面反射率低于0.5%,本发明处理的超白平板玻璃的可见光透过率超过99%,透过率大于96%的减反射带宽达到了1200nm,其减反射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7:
[发明]
一种美卡比酯(1,2-二甲基-5羟基-1H-吲哚-3-羧酸乙酯)的制备方法
申请号:
201310025773.0
公开号:CN103113287A 主分类号:C07D209/42(2006.01)I
申请人:
陕西蒲城万德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3.01.24 公开日:2013.05.22
发明人:
刘立强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美卡比酯(1,2-二甲基-5羟基-1H-吲哚-3-羧酸乙酯)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获得的目标物纯度达98%以上,产率为85%以上,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反应产率高,成本低(提高约28%),反应温度低,周期短(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均缩为一半),节约能源,安全性好,操作简单,产品纯度好,适合于工业化生产。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将对苯醌加入氯代烃溶剂中,再加入路易斯酸催化剂,室温搅拌使其溶解,加热至控制温度,滴加3-甲氨基-2-丁烯酸乙酯与氯代烃的混合物,滴完料后继续在控制温度搅拌反应一定时间后,回收溶剂,然后加入醇-水,室温搅拌1小时,过滤,收集固体,干燥,得类白色目标产品。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8:
[发明]
一种全固废黑色玻璃陶瓷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申请号:
201410084280.9
公开号:CN103922598A 主分类号:
申请人:
刘立强
申请日:2014.03.10 公开日:2014.07.16
发明人:
刘立强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固废黑色玻璃陶瓷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通过以30%~85%的粉煤灰、0~30%的电石泥、0~35%的钢渣、0~35%的赤泥以及0~35%的黑泥为原料,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高附加值产品的全固废黑色玻璃陶瓷,固体废弃物利用率100%,有效的解决了粉煤灰、电石泥、钢渣、赤泥和黑泥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并且制得的全固废黑色玻璃陶瓷色泽亮黑、强度高、耐腐蚀,可用作建筑装饰材料、家具台面、工业耐磨耐蚀材料及工艺品。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9:
[发明]
十二水硫酸铝铵/羟基化石墨烯复合储热材料及制备方法
申请号:
201810141988.1
公开号:CN108329892A 主分类号:C09K5/06(2006.01)I
申请人:
山东建筑大学
申请日:2018.02.11 公开日:2018.07.27
发明人:
刘立强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十二水硫酸铝铵/羟基化石墨烯复合储热材料及制备方法。本发明是将十二水硫酸铝铵、石墨烯的混合粉末球磨后分散在双氧水溶液中,水热处理后干燥,得到十二水硫酸铝铵/石墨烯复合材料。所得复合材料可以有效减小十二水硫酸铝铵的过冷度,并提高材料导热性能。该制备方法反应条件可控,设备要求简单,易于实现批量生产,有利于环境保护。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10:
[发明]
一种低粘度热固性糠酮树脂的制备方法
申请号:
202311123706.2
公开号:CN117003974A 主分类号:C08G6/02
申请人:
陕西蒲城万德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日:2023.09.01 公开日:2023.11.07
发明人:
刘立强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低粘度热固性糠酮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干燥的一升四口烧瓶放入油浴恒温器中,步骤(2).加入液碱,然后加入糠醛,步骤(3).升温后开始加丙酮,结束保温2‑3小时;步骤(4).保温毕降温至40℃以下,加入甲醛溶液、稀硫酸;加料结束升温至回流82‑85℃,记时反应2h;步骤(5).保温反应结束降温,加入纯水搅拌,加入液碱中和,趁热过滤一次去除不容物;步骤(6).滤液静置分层,将有机相倒入三口烧瓶中,减压蒸馏去除轻组分,收集产品。本发明工序进行简化,将两次水洗简化为一次水洗,废水排放量减少一半;原材料方面使用无机碱和无机酸催化,降低生产成本,原料利用率高,适于大批量生产过程。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共
18159
条,当前第
1-10
条
下一页
最后一页
返回搜索页
©2025
Patent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60094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