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专利 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 外观设计专利
排序方式:
当前查询到42条专利与查询词 "徐诗甜"相关,搜索用时0.46875秒!
发明专利:33实用新型: 8外观设计: 1
33 条,当前第 1-10 条 下一页 最后一页 返回搜索页
申请号:201811084396.7 公开号:CN109035179A 主分类号:G06T5/00(2006.01)I
申请人:南京师范大学 申请日:2018.09.18 公开日:2018.12.18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orphing技术的峡谷地貌恢复方法,包括:(1)基于待恢复峡谷的DEM,在峡谷边缘两侧设置边缘控制线c1、c2;(2)基于边缘控制线c1、c2,作峡谷DEM的堆栈剖面,得到c1、c2所经过格网单元的高程序列FC、LC;(3)根据高程序列FC、LC获取待恢复峡谷的高程相近邻近区域DEM`,并沿山脊线设置高程变化控制线c3,作DEM`的堆栈剖面,得到c3所经过格网单元的高程序列MC;(4)基于Morphing技术,根据高程序列FC、LC和MC,生成插值曲面Surface;(5)将插值曲面Surface镶嵌至待恢复峡谷的DEM上,得到恢复后的峡谷地貌DEMrestore。本发明采用的DEM数据易于获取,自动化程度高,且恢复结果支持三维展示。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1811085455.2 公开号:CN109344473A 主分类号:G06F17/50(2006.01)I
申请人:南京师范大学 申请日:2018.09.18 公开日:2019.02.15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形态特征的对口河识别方法,具体包括步骤:首先,基于研究区矢量水系图,结合研究区域的DEM数据,计算河流流向;其次,提取组成河流交汇角的两直线河段,并计算河流交汇角;最后记录所形成河流交汇角为平角的两河流,生成对口河图层。本发明能在已有的矢量水系网图上,通过计算流向、提取直线边、计算河流交汇角等环节,快速实现对口河的自动提取。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既提高了识别效率,又可有效避免人工操作时的误判和漏判。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1811361911.1 公开号:CN109543583A 主分类号:G06K9/00(2006.01)I
申请人:南京泛在地理信息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师范大学 申请日:2018.11.15 公开日:2019.03.29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峡谷地貌实体的自动化识别方法,包括:(1)从水系图层中读取一水系要素,创建缓冲区,并提取缓冲区在水系要素两侧的边界线leftline、rightline;(2)分别采用边界线leftline、rightline对DEM作堆栈剖面,从而得到边界线所经过的格网单元的高程序列LE、RE;(3)分别提取高程序列LE、RE的波峰集合LP、RP;(4)对于波峰集合LP、RP中的波峰进行配对,并基于配对的两个波峰所确定区域,生成一个外包络矩形,所述外包络矩形即为识别出的一个峡谷所在区域;(5)返回循环执行步骤(1)到(4),直至水系图层中每一水系要素都被处理;(6)将所生成的外包络矩形集合,生成峡谷实体专题图层。本发明可以自动识别出峡谷地貌。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2010134274.5 公开号:CN111428574A 主分类号:G06K9/00
申请人: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申请日:2020.03.02 公开日:2020.07.17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空间模式匹配的倒钩河自动识别方法,具体包括步骤:首先,基于研究区矢量水系图层,构建该流域的ARG模型;其次,基于倒钩河的平面形态和空间结构特征,生成倒钩河的空间模式定义;然后,基于空间模式匹配的方法,识别研究区域内所有的倒钩河子图;最后,基于已识别出的倒钩河子图集合,生成倒钩河图层。本发明实现了一种基于水系图层,快速实现倒钩河自动识别的方法。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既提高了识别准确率,又具有较好的动态扩展能力。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2010151931.7 公开号:CN111429573A 主分类号:G06T17/05
申请人: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申请日:2020.03.06 公开日:2020.07.17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地质钻孔模型的自动构建方法,具体包括步骤:首先,读取钻孔文件,获取钻遇地层信息;其次,基于钻遇地层信息,创建三维地层模型;然后,为三维地层模型绑定材质,并组合生成三维地质钻孔模型;最后,将三维地质钻孔模型导出为模型文件。本发明实现了一种快速构建三维地质钻孔模型的方法。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既提高了钻孔模型的三维表达效果,又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2010192232.7 公开号:CN111325844A 主分类号:G06T17/05
申请人:南京师范大学 申请日:2020.03.18 公开日:2020.06.23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岩断层面三维模型的自动构建方法,具体包括步骤:首先,基于断层线矢量数据和基岩面DEM,提取基岩面断层剖面线;其次,基于基岩面断层剖面线和断层产状,推演断层面边界,并构建断层面模型;最后,为断层面模型绑定材质,生成基岩断层面三维模型。本发明实现了一种快速构建基岩断层面三维模型的方法。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既提高了基岩断层面的三维表达效果,又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2010660797.3 公开号:CN111950124A 主分类号:G06F30/20
申请人: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申请日:2020.07.10 公开日:2020.11.17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切割关系的断层发育时间获取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1)分别读取断层线矢量数据、断层分段编号、地层数据、区域地层层序数据到断层分段集合F、断层编号集合FID、地层集合P、哈希集合H;(2)基于断层与地层间的切割关系,计算各断层的上界地层和下界地层,形成断层上界地层集合A和断层下界地层集合B;(3)基于断层之间的切割关系,计算断层分段的发育时序并进行编码,形成发育时序编码集合E,并将各断层分段的发育时序编码添加到断层线矢量数据中;(4)对集合A和集合B进行优化更新,并将更新后断层上界地层和断层下界地层添加断层线矢量数据中。本发明可以获取断层发育时间,自动化程度高。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2010731499.9 公开号:CN111951394A 主分类号:G06T17/05
申请人:南京师范大学 申请日:2020.07.27 公开日:2020.11.17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质图的断层构造单元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首先,读取断层数据、地层数据和基岩面DEM数据;其次,基于地层邻接关系,将地层边界线分段,并分别计算产状;然后,基于基岩面数据、地层边界线分段,构建地层的上顶面、侧面和下底面三维模型;最后,组合地层三维模型,绑定材质,并导出模型文件。本发明精度更高,可以有效降低断层构造单元的建模复杂度,提高自动化程度。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2010794872.5 公开号:CN111951396A 主分类号:G06T17/05
申请人:南京师范大学 申请日:2020.08.10 公开日:2020.11.17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知识驱动的基岩面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方法具体包括步骤:首先,基于研究区地质图,获取基岩出露边界线;其次,基于基岩出露边界线,裁剪获得基岩埋藏区域Dem和出露区Dem;然后,基于钻孔点数据,根据地貌类型,构建虚拟钻孔和基岩埋深等值线;最后,基于基岩埋深等值线和钻孔点数据,插值得到各地貌单元的基岩面三维模型,与基岩出露区域的Dem合并后,得到研究区的完整基岩面三维模型。本发明实现了一种在钻孔数据相对稀疏的情况下,基于地学知识规律相对精确地构建基岩面三维模型的方法。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钻孔稀疏区域的基岩面建模精度。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2011000473.3 公开号:CN112231423A 主分类号:G06F16/29
申请人:南京师范大学 申请日:2020.09.22 公开日:2021.01.15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质图的断层构造自动化恢复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步骤:首先,读取地层数据和断层数据;其次,基于缓冲区邻域分析,获取断层两侧的地层和断层分段;然后,基于地层对应关系,恢复断层两侧的地层;最后,基于断层分段对应关系,恢复断层两侧的断层分段,并生成断层恢复过程地质图。本发明实现了一种基于地质图的断层构造自动化恢复方法。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效率高,具有较好的断层构造恢复效果和较高的自动化程度。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33 条,当前第 1-10 条 下一页 最后一页 返回搜索页
©2025 Patent9.com All rights reserved.蜀ICP备060094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