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申请号或专利号
公开号
专利摘要
申请人
发明人
全部专利
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
外观设计专利
排序方式:
按相关度排序
当前查询到
78916
条专利与查询词 "
李金华
"相关,搜索用时0.5秒!
发明专利:
43041
实用新型:
33705
外观设计:
2170
共
33705
条,当前第
1-10
条
下一页
最后一页
返回搜索页
1:
[实用新型]
迷你SAS接口连接器
申请号:
200920238604.4
公开号:CN201594633U 主分类号:H01R13/50(2006.01)I
申请人:
东莞市和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日:2009.11.06 公开日:2010.09.29
发明人:
李金华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迷你SAS接口连接器,其包括有外模,外模的内部设有PCB板,外模与PCB板之间设有内模,内模紧密包覆PCB板形成一体式结构,外模紧密包覆内模形成一体式结构,PCB板与内模、外模结合紧密牢固,不会松动,连接稳定,使用寿命长;外模的顶部设有弹性锁扣,插上外模时,弹性锁扣能够将外模锁固在母插接口上,使得数据线连接稳固、数据传输稳定,需要拔出连接器时,按压弹性锁扣使弹性锁扣变形松开母插接口,从而可以较容易地拔出连接器,本实用新型通过弹性锁扣的弹性变形可以方便地将连接器锁固在母插接口上或从母插接口上松开,连接器与母插接口之间拔插容易,使用方便。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2:
[实用新型]
一种新型的短料四面刨前压板装置
申请号:
201020104129.4
公开号:CN201769249U 主分类号:B27C1/14(2006.01)I
申请人:
李金华
申请日:2010.01.29 公开日:2011.03.23
发明人:
李金华
摘要:一种新型的短料四面刨前压板装置,它涉及一种木工机床类的刨床的改进。它的压力臂设置在座体内部一侧,其上端套接有弹簧,弹簧的上端与调节螺母的下端相接,第二摆臂设置在压力臂内部,通过第二销轴和第一销轴将压力臂的上端和第二摆臂与座体固定,第一摆臂设置在座体下端,通过第三销轴和第四销轴将压力臂的下端和第一摆臂与座体固定,压板设置在压力臂下端,挡屑板水平固定在压力臂前侧。它使得短料四面刨结构紧凑,加工短料、扭曲和指接过的工件毫不费力,加工精度高,设备操作程序简单,不易出现“啃头”和“扫尾”现象。?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3:
[实用新型]
迷你SAS接口连接器弹片
申请号:
201020272857.6
公开号:CN201758222U 主分类号:H01R13/639(2006.01)I
申请人:
东莞市和茂电子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0.07.26 公开日:2011.03.09
发明人:
李金华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迷你SAS接口连接器弹片,其包括有弹片本体,弹片本体前后两端之间向上弯折拱起形成弹性部,弹性部向上冲压成型有卡钩,弹片本体的后端部分向上冲压成型有按压部,弹片本体的前端弯折成型有固定部,使用时,弹片本体前后两端分别与连接器配合连接,连接器插在母插接口上时,卡钩卡在母插接口相应的孔位上,从而能够将连接器锁固在母插接口上,使得数据线连接稳固、数据传输稳定,需要拔出连接器时,按下按压部,弹性部向下变形使得卡钩松开母插接口,从而可以较容易地拔出连接器,本实用新型通过弹性变形可以方便地将连接器锁固在母插接口上或从母插接口上松开,拔插容易,使用方便。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4:
[实用新型]
无线发射及接收电源
申请号:
201020601956.4
公开号:CN201830037U 主分类号:H02J17/00(2006.01)I
申请人:
厦门市英诺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0.10.29 公开日:2011.05.11
发明人:
李金华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线发射及接收电源,其包括直流电源、集成电路IC、电容C2以及场效应管Q1,输入直流电源给IC供电,集成电路IC通过电容C2充放电来控制3脚输出高频方波,频率可根据C2来调整;3脚高频方波用来驱动场效应管Q1开关,场效应管Q1来带动线圈L1,形成高频发射波,L2为接收线圈,接收线圈L2的线圈直径比L1的线圈直径小。高频能量通过线圈L1发射出去,接收线圈L2用来接收高频能量,经过整流滤波之后,变成直流电源,此电源即可用于各种场合,如充电池,点灯等等,从而以最简单的方式达到了无线能量传输的目的。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5:
[实用新型]
一种IC封装载板
申请号:
201020601957.9
公开号:CN201887039U 主分类号:H01L23/498(2006.01)I
申请人:
厦门市英诺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0.10.29 公开日:2011.06.29
发明人:
李金华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IC封装载板,包括基材与导电铜层,基材与导电铜层通过纯胶紧密贴合在一起;其中在所述导电铜层的上表面以及下表面分别镀有金层。通过先把高TG值的绝缘材料(如FR4、BT树酯)进行钻孔,然后与纯胶进行贴合,最后以纯铜箔进行贴合;贴完的产品进行图形转移、曝光、显影、蚀刻工序,最后进行表面处理,接触面电镀硬金,邦定面电镀软金,即得到新型的IC封装载板产品厚度减少至0.15mm,重量比同种规格的IC引线铜框架减少20%以上,产品可以实现金线邦定,金线拉力大于8克,有效地降低IC封装载板的成本。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6:
[实用新型]
一种简易稳压电源
申请号:
201020601958.3
公开号:CN201887674U 主分类号:H02M7/04(2006.01)I
申请人:
厦门市英诺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0.10.29 公开日:2011.06.29
发明人:
李金华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简易稳压电源,其包括电源、桥式整流电路、分压电路、电压检测器和场效应管,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电源,分压电路并接于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出正负极之间,电压检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于分压电路的取样端,电压检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场效应管的栅极,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地,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出正极之间连接有滤波电容,滤波电容的正负极即为稳压电源的输出端。当输入电压检测模块的采样电压大于设定电压,则电压检测模块输出低电平,场效应管导通,通过控制场效应管的导通程度来稳定输出电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线路简单,成本低。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7:
[实用新型]
电源开关保护装置
申请号:
201020637294.6
公开号:CN201946947U 主分类号:H02H3/20(2006.01)I
申请人:
厦门市英诺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0.11.24 公开日:2011.08.24
发明人:
李金华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源开关保护装置,其包括继电器,此继电器的常闭辅助触点串接于插座的电源输入、输出端之间,此继电器的线圈电连接有当输入高压高于设电压时便接通此线圈的电源回路的电源检测控制电路。本实用新型的电源开关保护装置,当电源电压太高时,电源检测控制电路检测到的电压超过其设定值,接通继电器的线圈的电源回路,使继电器串接于插座的电源输入、输出端之间的常闭辅助触点释放,插座的电源输入、输出端之间断开,切断插座电源,实现对电器产品进行保护的目的。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8:
[实用新型]
可移除的耐高温标签材料
申请号:
201020661076.6
公开号:CN201904042U 主分类号:G09F3/10(2006.01)I
申请人:
厦门市英诺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0.12.15 公开日:2011.07.20
发明人:
李金华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电子制造的信息追溯标识的可移除的耐高温标签材料,是以聚酰亚胺薄膜为基材,将耐高温树酯油墨涂布于基材的其中一面形成涂层,将改性有机硅复合底胶涂布在基材的另一面上,最后将PET离型膜离型面与基材上的底胶胶面进行复合。其有益结果是,在电子产品无铅制造工艺过程中,采用可移除耐高温条码标识材料来取代普通的可移除标签,避免标签的胶与涂层因不耐高温造成脱落或起泡的现象,同时也避免采用永久性丙烯酸胶造成大量残胶现象,有效地解决了在制品的临时标识无材料可用的问题。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9:
[实用新型]
一种触摸屏FPC引线丝印导电胶治具
申请号:
201020661144.9
公开号:CN201919245U 主分类号:H05K3/12(2006.01)I
申请人:
厦门市英诺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0.12.15 公开日:2011.08.03
发明人:
李金华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触摸屏FPC引线丝印导电胶治具,其中FPC引线和连接器等元器件构成拼板;其中在一与FPC引线的拼版宽度等宽的底座上,固定有玻璃纤维布聚酯板,该玻璃纤维布聚酯板厚度与FPC引线和连接器相连接的厚度相匹配;在所述拼版位置的玻璃纤维布聚酯板处形成有让位区以配合拼版。利用此类治具,可以实现带元器件的触摸屏FPC引线先拼版贴片,后丝印ACP的流程,使此类触摸屏可以实现量产化生产,解决了此类FPC产品手工贴片可靠性低与成本高的问题。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10:
[实用新型]
一种ACF去除机构
申请号:
202420833552.X
公开号:CN222319241U 主分类号:G02F1/13
申请人:
晶端显示精密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申请日:2024.04.22 公开日:2025.01.07
发明人:
李金华
;
金毅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ACF去除机构,包括上模组件,上模组件包括上模座,上模座内设有可升降且温度可调的上模头;传输组件设置在上模组件的一侧,用以将贴附在废料带上的ACF从所述上模头的下方往前传输;下模组件设于上模组件的下方,下模组件包括下模座以及设于下模座上的下模头;吸附组件可拆卸的设于下模座上,且吸附组件上具有延伸至下模头上表面的吸附面。本实用新型中,当上模头升温后带动传输组件内贴附在废料带上的ACF下移至吸附面上时,由于上模头的温度较高,而吸附面为常温,前端已切断的ACF就很容易被吸附在吸附面上,实现了对ACF切断前端的自动撕开,操作简单,避免了人工操作,降低了ACF污染而导致的不良风险。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共
33705
条,当前第
1-10
条
下一页
最后一页
返回搜索页
©2025
Patent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60094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