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申请号或专利号
公开号
专利摘要
申请人
发明人
全部专利
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
外观设计专利
排序方式:
按相关度排序
当前查询到
38
条专利与查询词 "
酒井智弘
"相关,搜索用时0.203125秒!
发明专利:
38
实用新型:
0
外观设计:
0
共
38
条,当前第
1-10
条
下一页
最后一页
返回搜索页
1:
[发明]
正极活性物质、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及锂离子二次电池
申请号:
201510435107.3
公开号:CN105304892A 主分类号:
申请人:
旭硝子株式会社
申请日:2015.07.22 公开日:2016.02.03
发明人:
酒井智弘
;
高杉翼
摘要:本发明提供能获得放电容量高、初期的DCR不会升高、即使重复充放电循环也能抑制DCR的上升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正极活性物质,其为包含多个含锂复合氧化物的一次粒子凝集而成的二次粒子的正极活性物质,上述含锂复合氧化物由Li
x
Ni
a
Co
b
Mn
c
M
d
O
y
表示,其中,x为1.1~1.7,a为0.15~0.5,b为0~0.33,c为0.33~0.85,M为其他金属元素,d为0~0.05,a+b+c+d=1,y是为了满足金属原子的原子价所必需的氧元素(O)的摩尔数;上述含锂复合氧化物的X射线衍射图案中的I
020
/I
003
为0.02~0.3;二次粒子的截面中的空隙率为5~20%;二次粒子的截面中的最大空隙的占有率为0.1~10%。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2:
[发明]
正极活性物质、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以及锂离子二次电池
申请号:
201610044186.X
公开号:CN105826548A 主分类号:H01M4/505(2010.01)I
申请人:
旭硝子株式会社
申请日:2016.01.22 公开日:2016.08.03
发明人:
酒井智弘
;
高杉翼
摘要:本发明提供可得到放电容量以及循环特性优良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富锂类正极活性物质;可得到放电容量以及循环特性优良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放电容量以及循环特性优良的锂离子二次电池。一种正极活性物质,它是含有含锂复合氧化物的正极活性物质,其中,上述含锂复合氧化物用aLi(Li
1/3
Mn
2/3
)O
2
·(1-a)LiMO
2
(其中,M为选自Ni、Co以及Mn的至少1种过渡金属元素,a大于0且小于1。)表示,上述含锂复合氧化物的X射线衍射图谱中的属于空间群C2/m的晶体结构的(020)面的峰的积分宽度在0.55deg以下。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3:
[发明]
正极活性物质、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以及锂离子二次电池
申请号:
201610044438.9
公开号:CN105826549A 主分类号:H01M4/505(2010.01)I
申请人:
旭硝子株式会社
申请日:2016.01.22 公开日:2016.08.03
发明人:
酒井智弘
;
高杉翼
摘要:本发明提供可得到放电容量优良、且与正极活性物质中的Co的含有比例无关的速率特性优良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富锂类正极活性物质、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以及锂离子二次电池。本发明的正极活性物质含有含锂复合氧化物,所述含锂复合氧化物用aLi(Li
1/3
Mn
2/3
)O
2
·(1-a)LiMO
2
(M:选自Ni、Co以及Mn的至少1种,0<a<1)表示,X射线衍射图谱中的属于空间群C2/m的晶体结构的(020)面的峰的高度(H
020
)和属于空间群R-3m的晶体结构的(003)面的峰的高度(H
003
)的比(H
020
/H
003
)在0.038以下,属于空间群C2/m的晶体结构的(110)面的峰的高度(H
110
)和H
003
的比(H
110
/H
003
)在0.013以下。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4:
[发明]
含锂复合氧化物、其制造方法、正极活性物质、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以及锂离子二次电池
申请号:
201610213462.0
公开号:CN106058236A 主分类号:H01M4/505(2010.01)I
申请人:
旭硝子株式会社
申请日:2016.04.07 公开日:2016.10.26
发明人:
酒井智弘
摘要:本发明提供可得到放电容量以及循环特性优良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含锂复合氧化物、其制造方法、正极活性物质、含有含锂复合氧化物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以及锂离子二次电池。含锂复合氧化物用aLi(Li
1/3
Mn
2/3
)O
2
·(1-a)LiNi
α
Co
β
Mn
γ
O
2
(其中,0<a<1,0<α<1,0≤β<1,0<γ≤0.5,α+β+γ=1。)表示,根据X射线衍射图谱中的属于空间群R-3m的晶体结构的(003)面的峰求出的微晶粒径分布的对数标准差在0.198以下。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5:
[发明]
正极活性物质、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及锂离子二次电池
申请号:
201680065712.9
公开号:CN108432000A 主分类号:H01M4/505(2006.01)I
申请人: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申请日:2016.11.09 公开日:2018.08.21
发明人:
酒井智弘
摘要:本发明提供能够得到放电容量高、且因重复充放电循环而导致的放电容量的下降得到了抑制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和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以及锂离子二次电池。该正极活性物质的特征为,含有式aLi(Li1/3Mn2/3)O2·(1‑a)LiMO2(其中,M表示至少含有Ni和Mn的元素,0<a<1。)所示的含锂复合氧化物,该含锂复合氧化物的X射线衍射图谱中,归属于空间群C2/m的结晶结构的(110)面的峰的积分宽度在1.25deg以下。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6:
[发明]
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正极活性物质、正极和锂离子二次电池
申请号:
201680065717.1
公开号:CN108432001A 主分类号:H01M4/505(2006.01)I
申请人: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申请日:2016.11.09 公开日:2018.08.21
发明人:
酒井智弘
摘要:本发明提供能够得到放电容量高、初期效率高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正极活性物质、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以及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包括:将锂化合物、Li以外的碱金属化合物以及至少含有Ni和Mn的含过渡金属化合物混合以得到混合物的混合工序、以900~1100℃的温度对所述混合物进行烧成以得到含有Li以外的碱金属的第1含锂复合氧化物的工序、从所述第1含锂复合氧化物中除去Li以外的碱金属以得到下式所示的第2含锂复合氧化物的工序。式中,0<a<1,M是至少包含Ni和Mn的元素。aLi(Li1/3Mn2/3)O2·(1‑a)LiMO2。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7:
[发明]
含过渡金属的氢氧化物和含锂复合氧化物的制造方法
申请号:
201780009569.6
公开号:CN109071264A 主分类号:C01G53/00(2006.01)I
申请人: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申请日:2017.02.03 公开日:2018.12.21
发明人:
酒井智弘
摘要:本发明提供含过渡金属的氢氧化物,它是含锂复合氧化物的前体,通过将由其获得的含锂复合氧化物用作正极活性物质,能够得到放电容量和循环特性优良的锂离子二次电池。该含过渡金属的氢氧化物是含锂复合氧化物的前体,由BJH法求得对数微分细孔比表面积相对于细孔径的分布,在分布整体的对数微分细孔比表面积的合计值100%中,细孔径在10nm以上的对数微分细孔比表面积的合计值的比例在23%以上。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8:
[发明]
正极活性物质、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及锂离子二次电池
申请号:
201780009621.8
公开号:CN109075335A 主分类号:H01M4/505(2006.01)I
申请人: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申请日:2017.02.03 公开日:2018.12.21
发明人:
酒井智弘
摘要:本发明提供能够获得放电容量高、超过50个循环后循环特性也优良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以及使用了该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和锂离子二次电池。该正极活性物质含有aLi(Li
1/3
Mn
2/3
)O
2
·(1‑a)LiMO
2
(其中,M是选自Ni、Co和Mn的至少1种过渡金属元素,0<a<1)所示的含锂复合氧化物,该含锂复合氧化物被电化学氧化直至电位为4.5V vs.Li/Li
+
时,X射线衍射图谱中的归属于空间群R‑3m的结晶结构的(003)面的峰的积分宽度在0.38deg以下,归属于空间群R‑3m的结晶结构的(104)面的峰的积分宽度在0.54deg以下。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9:
[发明]
正极活性物质、其制造方法和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
申请号:
201780031238.2
公开号:CN109155410A 主分类号:H01M4/505(2006.01)I
申请人: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申请日:2017.05.22 公开日:2019.01.04
发明人:
酒井智弘
摘要:本发明提供能够得到放电容量高且循环特性优异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和其制造方法。一种正极活性物质,是含有含锂复合氧化物的粒子的正极活性物质;含有以下含锂复合氧化物的粒子,并且D
90
/D
10
为4以下,所述含锂复合氧化物由Li
α
Ni
a
Co
b
Mn
c
Ti
d
M
e
O
2+δ
(α=1~1.8,a=0.15~0.5,b=0~0.09,c=0.33~0.8,d=0.01~0.1,e=0~0.1,δ=0~0.8,a+b+c+d+e=1,M=Mg、Al、Ca等)表示且X射线衍射图谱中的归属于空间群C2/m的晶体结构的(020)面的峰高度相对于归属于空间群R-3m的晶体结构的(003)面的峰高度的比(H
020
/H
003
)为0.02以上。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10:
[发明]
附着有分散剂的热塑性树脂纤维
申请号:
201780080842.4
公开号:CN110114533A 主分类号:D06M15/53
申请人:
株式会社可乐丽
申请日:2017.12.26 公开日:2019.08.09
发明人:
酒井智贵
;
川井弘之
;
早川友浩
;
楠木敏道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有效地使碳纤维分散的附着有分散剂的热塑性树脂纤维。该热塑性树脂纤维相对于未附着分散剂的热塑性树脂纤维的总质量以0.1~20质量%的量附着有分散剂,所述分散剂包含缩水甘油醚与环氧烷烃的无规共聚物(A)。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共
38
条,当前第
1-10
条
下一页
最后一页
返回搜索页
©2025
Patent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60094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