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专利 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 外观设计专利
排序方式:
当前查询到8132条专利与查询词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相关,搜索用时1秒!
发明专利:3294实用新型: 4817外观设计: 21
3294 条,当前第 1-10 条 下一页 最后一页 返回搜索页
申请号:201010296066.1 公开号:CN101972528A 主分类号:A62C3/06(2006.01)I
申请人: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华煤炭运销公司 申请日:2010.09.28 公开日:2011.02.16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隔氧材料覆盖煤堆防止煤炭堆储自燃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对隔氧材料进行破碎和筛分,获得<6mm尺寸的小颗粒隔氧材料;依据隔氧材料覆盖厚度对应的煤堆最短自燃发火期,确定所需隔氧材料覆盖厚度;将隔氧材料铺设在煤堆的中下部表面位置。本发明的方法采用了渗透系数较小的隔氧材料覆盖煤堆表面,抑制空气通过扩散或渗流的方式进入煤堆内部,降低煤和氧的低温氧化反应速率,达到防止煤炭堆储自燃的目的。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1110182697.5 公开号:CN102353800A 主分类号:G01N37/00(2006.01)I
申请人: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华煤炭运销公司 申请日:2011.06.30 公开日:2012.02.15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煤样品收集装置及收集方法,解决现有针对不同的品种的煤样品进行收集时,收集效率低的问题。收集装置中在固定架的底端固定有电机及锥齿传动装置,锥齿传动装置上连接主轴的底端,在该主轴上固定有上转盘和下转盘,下转盘上放置有接料桶,并且在该上转盘的对应位置开有与接料桶配套的孔,进料斗连接在固定架的顶端,进料斗中连接有料位传感装置。由于本发明中该电机可以驱动锥齿传动装置带动主轴转动,而主轴与上、下转盘固定,因此上、下转盘的转动,可以带动下转盘上的接料桶转动,当接料桶转动到进料斗的进料孔下方时,可以实现煤样品的自动收集,从而提高了煤样品收集的自动化程度,有利于提高煤样品检测和检验的效率。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1110182699.4 公开号:CN102336994A 主分类号:C08L29/04(2006.01)I
申请人: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华煤炭运销公司 申请日:2011.06.30 公开日:2012.02.01
摘要:一种聚乙烯醇泡沫隔氧材料,它包含组分(A)和组分(B),其中组分(A)包含溶剂和以组分(A)和(B)中所含溶剂的总量为100wt%计3-8wt%的聚乙烯醇、0.5-1.5wt%的直链烃有机醇或酯和0.04-0.10wt%的发泡剂,组分(B)包含溶剂和以组分(A)和(B)中所含溶剂的总量为100wt%计0.1-0.3wt%的硼酸盐;组分(A)和组分(B)中所含溶剂的质量比为5-9∶1。制备所述聚乙烯醇泡沫隔氧材料的方法包括:在70-95℃的恒定温度下,将聚乙烯醇溶解于溶剂中,回流搅拌30-60分钟,冷却至室温,再加入直链烃有机醇或酯和发泡剂,得组分(A);将硼酸盐加入溶剂中,得组分(B)。将组分(A)经发泡后喷洒至煤炭表面,然后喷洒组分(B),形成泡沫凝胶隔氧材料层,对煤炭表面起到较好的密封隔氧作用。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1110183741.4 公开号:CN102251746A 主分类号:E21B10/43(2006.01)I
申请人: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华煤炭运销公司 申请日:2011.06.30 公开日:2011.11.23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钻头及采样器,解决现有采样器由于煤块大、煤块硬以及煤块结冰,而无法准确获取煤样的信息的问题。钻头包括:钻头连接杆、侧齿片和主钻头;该侧齿片连接在钻头连接杆的侧面上,包括从侧面切削煤块的侧齿,主钻头连接在钻头连接杆的底端,包括向下的主齿,主齿上包括主齿刃。由于在本发明中该钻头包括侧刀片和主钻头,因此进行煤样采集时,不但主钻头的主齿可以对待采集的煤样在接触面上施加静压力,侧刀片的侧齿还可以对待采集的煤样施加侧向的旋转切削力,致使待采集的煤样上的破坏力增大,便于进行大煤块、硬煤块以及结冰煤块中煤样的采集,可以保证煤样采集的全面性,及获取的煤样的准确性,从而可以准确的获知入厂煤的质量。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1510604511.9 公开号:CN105182412A 主分类号:
申请人: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 申请日:2015.09.21 公开日:2015.12.23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地下水库煤柱坝体地震安全性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对待检测的煤矿地下水库建立数值模型;步骤2: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初步确定在地震条件下煤矿地下水库中的煤柱坝体上的可能被破坏的破坏位置Ai;步骤3:根据步骤2中的数值模拟结果设计相似材料物理模型,并对相似材料物理模型进行振动试验;步骤4:根据步骤3中的振动试验结果得出各个破坏位置Ai的剪切应力τi;步骤5:计算出各个破坏位置Ai的地震安全系数Ki。其能够评估矿震或地震条件下煤矿地下水库煤柱坝体的抗震安全性。针对煤矿地下水库结构,结合岩石破坏理论、数值模拟方法和物理模型试验,对煤矿地下水库抗震性能给出量化评价结果。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1510604551.3 公开号:CN105181555A 主分类号:
申请人: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 申请日:2015.09.21 公开日:2015.12.23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试验岩层间密封防渗的试验模型,包括试验箱,在试验箱的底部浇筑有含水相似岩层;其中,在含水相似岩层上形成有至少一条人工缝隙;在含水相似岩层上还设置有至少一圈沟槽,且人工缝隙被包围在沟槽之内;在含水相似岩层上对应于沟槽设置有至少一圈防水圈,防水圈包括防水圈底部和防水圈顶部,防水圈顶部包括朝向人工缝隙的方向倾斜设置的迎水斜坡面和朝向远离人工缝隙的方向倾斜设置的背水斜坡面;防水圈底部位于沟槽内,防水圈顶部凸起设置在含水相似岩层的上表面上;在含水相似岩层的上表面上浇筑有隔水相似岩层,防水圈顶部位于隔水相似岩层内。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试验模型的制作方法。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1510604576.3 公开号:CN105181372A 主分类号:
申请人: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 申请日:2015.09.21 公开日:2015.12.23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模拟煤层开采的模拟系统,包括试验箱,在试验箱的底部浇筑有与待模拟开采的煤层的底板相似的相似煤层底板;在相似煤层底板上间隔地浇筑有至少两个与待模拟开采的煤层的煤柱相似的相似煤柱;在相邻的两个相似煤柱之间设置有模拟煤层,模拟煤层由多条可被抽取的模拟开采管排列组成;在模拟开采管的上方浇筑有至少一层与待模拟开采的煤层的上部岩石层相似的相似岩石层。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模拟试验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模拟系统及模拟试验方法,能够对煤层采动过程进行模拟,对研究保水开采条件下煤层采动过程中顶底板岩体破损与裂隙发育过程及扰动岩层渗流特性变化和演化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1510604699.7 公开号:CN105181409A 主分类号:
申请人: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 申请日:2015.09.21 公开日:2015.12.23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模拟岩层中的裂缝的模拟模型,包括试验箱,在所述试验箱内浇筑有至少一层与待模拟的开采岩层相似的含水相似岩层,在所述含水相似岩层内设置有多条人工裂缝,每条所述人工裂缝均贯通所述含水相似岩层的上下表面;在每条所述人工裂缝内填充有砂砾;在所述含水相似岩层的上方浇筑有与待模拟的所述开采岩层上方的隔水岩层相似的隔水相似岩层。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模拟模型的制作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模拟模型及其制作方法,施工简便易行,同时人工裂隙的宽度、间距等参数可以根据相似岩层的初估渗透特性进行调整,适用性广。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1510604903.5 公开号:CN105301221A 主分类号:
申请人: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 申请日:2015.09.21 公开日:2016.02.03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观测岩层表面位移的试验模型,包括试验箱,所述试验箱上包括至少一块观测玻璃,在所述试验箱内浇筑有至少一层与待开采的岩层相似的相似岩层;其中,在所述相似岩层的外周面与所述观测玻璃之间形成有容置空腔,所述容置空腔贯通所述相似岩层的上下表面;在所述容置空腔内填充有柔性防水层;在所述柔性防水层上间隔地布置有多个位移观测件,所述位移观测件包括观测面和与所述观测面垂直连接的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布置在所述柔性防水层上,所述主体部的尾部连接在所述相似岩层的所述上表面上,所述观测面紧贴着所述观测玻璃布置,所述位移观测件能够随着所述相似岩层的移动而移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试验模型的制作方法。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2410350300.6 公开号:CN118041682A 主分类号:H04L9/40
申请人: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南大学 申请日:2024.03.26 公开日:2024.05.14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载群组列车运行控制网络的攻击检测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取重载列车运行控制网络的本地模块传感器和相邻模块传感器的测量信息;对测量信息进行滑动窗口截取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基于归一化结果计算一致性特征参数和平稳性特征参数,并分别与各预设阈值进行比较,若一致性特征参数和/或平稳性特征参数大于对应的预设阈值,则表明重载列车运行控制网络处于异常状态;采用遗传算法分别求解异常状态下控制网络的一致性和平稳性特征参数之间的相关系数进而进行加权,构建控制网络综合攻击检测指标,当检测指标大于所设定的阈值时进行攻击标记。所述方法解决了攻击与异常变化混淆问题,实现快速攻击检测。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3294 条,当前第 1-10 条 下一页 最后一页 返回搜索页
©2025 Patent9.com All rights reserved.蜀ICP备060094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