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专利 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 外观设计专利
排序方式:
当前查询到4960条专利包含查询词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搜索用时1.515625秒!
发明专利:4011实用新型: 944外观设计: 5
4011 条,当前第 11-20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返回搜索页
申请号:01116148.5 公开号:CN1385468 主分类号:C08L33/12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申请日:2001.05.16 公开日:2002.12.18
摘要:本发明属于光信息通信的多媒体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折光率沿径向呈渐变分布的塑料光纤预聚棒的制备方法。以超声波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以此作为光纤基材,采用离心法制备有机高分子空心管;将含有经过超声辐照过的掺杂剂和硫醇类链转移剂的甲基丙烯酸甲酯混合液灌入上述空心管内,进一步反应至聚合反应完全,最终得到折射率沿径向渐变分布塑料光纤预聚棒。本发明消除了塑料光纤制备过程中由引发剂所带来的透射损耗,较大程度的降低了塑料光纤使用过程中的信号衰减。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01120244.0 公开号:CN1394990 主分类号:C30B29/14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申请日:2001.07.11 公开日:2003.02.05
摘要:本发明涉及硼磷酸钡单晶的熔盐生长方法,步骤为:1)将硼磷酸钡与助熔剂按比例混匀,加热升温至900℃-1100℃,恒温后,再冷却至饱和温度之上2-10℃,得到含硼磷酸钡和助熔剂的混合熔体;助熔剂为BPO4-R体系或Li4P2O7助熔剂;其摩尔混配比:硼磷酸钡∶BPO4-R体系助熔剂=1∶0.2-1.5∶0.1-0.6;硼磷酸钡∶Li4P2O7助熔剂=1∶0.2-1.6;2)把装在籽晶杆上的籽晶放入上述步骤(1)制备的混合熔体中,同时以0-100转/分的旋转速率旋转籽晶杆,冷却到饱和温度,然后以0.5-5℃/天的速率缓慢降温,得到所需晶体,将晶体提离液面,以10-100℃/小时的速率降至室温,即得到硼磷酸钡单晶;该方法可生长30mm×30mm×20mm透明大单晶,晶体具有透光波段宽,机械性能好,不易碎裂,不潮解,易加工保存等优点。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01120464.8 公开号:CN1396430 主分类号:F28D9/02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申请日:2001.07.16 公开日:2003.02.12
发明人:周一欣;刘静
摘要:本发明涉及的导热性能各向异性的复合型材,由导热系数相差4-10000倍的至少两种不同导热材料间隔排放组合而成,该复合型材至少在一个方向上的导热系数低于其它方向上的导热系数,相邻的不同导热系数的材料之间紧密连接,形成完整而无泄漏的壁面;该复合型材为薄板型复合型材;所述薄板型为平板型、弧形或异形;该复合型材为管型复合型材;所述管型复合型材为圆形的直圆管型、弯圆管型或异形直管型、弯管型;该导热性能各向异性的复合型材在用作高效换热器的固体间壁时,可以在需要高效地传递热量的方向上具有高导热系数,而在希望抑制漏热的方向上具有足够低的导热系数,即高热阻,从而降低换热器的不可逆损失,提高换热器的热效率。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01120629.2 公开号:CN1397839 主分类号:G03C8/06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申请日:2001.07.18 公开日:2003.02.19
摘要:本发明属于银盐扩散转移体系中物理显影核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纳米金属物理显影核的制备方法。将浓度为10-1~10-4mol/L的金属盐溶液加入到重量体积百分浓度为0.1~1%的保护介质溶液中,其中,金属盐中的银核或铂核与保护介质的重量比为1∶10~1∶100,反应温度为20~50℃,搅拌;然后再加入比金属盐摩尔数多10~20%的还原剂,溶液的pH控制在1.5~4.0,制备出直径在10~80nm的纳米金属物理显影核。本发明制备的纳米金属物理显影核,在胶态溶液中相当稳定,有利于影像接受层的涂布;用高聚物和硅溶胶作为保护介质,既可以保护物理显影核的稳定性,又可以有利于银堆积密度加大,使影像呈中性黑调。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01120630.6 公开号:CN1397840 主分类号:G03C8/06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申请日:2001.07.18 公开日:2003.02.19
摘要:本发明属于银盐扩散转移体系中物理显影核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纳米金属硫化物物理显影核的制备方法。分别配制浓度为10-1~10-4mol/L的金属盐水溶液和硫化钠水溶液,然后将金属盐水溶液与硫化钠水溶液按摩尔比为1∶1.2~1∶1.5的比例混合,加入去离子水,搅拌,转速为500~1000转/分,形成纳米金属硫化物物理显影核。本发明制备的物理显影核是在无保护介质条件下制备的,放置24小时不聚集也不沉降,具有高稳定性和高催化活性;涂布在铝基版上作为向下扩散型银盐扩散版,可提高油墨接受性和耐印率。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01129260.1 公开号:CN1392140 主分类号:C07D209/34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申请日:2001.06.19 公开日:2003.01.22
摘要: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合物的合成领域,特别涉及具有双-4-二氰甲烯基吡喃环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与用途。冰浴下,以芳胺为基准,加入5-15个化学计量的甲酰化试剂和三氯氧磷,搅拌,用碱性溶液中和至pH为7-8,得到相应的芳胺双醛;将4-二氰甲烯基吡喃和芳胺双醛按化学剂量为6-2∶1的比例配比后溶于溶剂中;加入2-4个化学剂量的催化剂,溶剂蒸干,收集固体,得到(I)、(II)或(III)的有机化合物。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01130688.2 公开号:CN1402084 主分类号:G03C1/09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申请日:2001.08.20 公开日:2003.03.12
摘要:本发明属于卤化银感光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硫化锰纳米粒子增感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该增感剂是将亲水性高分子化合物的水溶液、水溶性锰盐的水溶液、水溶性含硫化合物的水溶液,其中:锰盐与含硫化合物的摩尔比在0.5∶1到2∶1之间,在温度为10~100℃条件下混合,搅拌,得到由硫化锰纳米粒子和水溶性无机物及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组成的增感剂。所述的增感剂中硫化锰纳米粒子的浓度为10-5~10-1摩尔/升,水溶性无机物的浓度为2×10-5~2×10-1摩尔/升,亲水性高分子化合物的重量百分比浓度为0.1~10%。该增感剂用作卤化银微晶乳剂的增感剂。可以减少潜影分散,提高感光度,提高反差,降低灰雾。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01131336.6 公开号:CN1410394 主分类号:C04B41/85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申请日:2001.09.24 公开日:2003.04.16
摘要: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在陶瓷表面上形成金属复合二氧化钛纳米粒子膜的方法。(1)在搅拌下,可向20~100份的金属复合二氧化钛纳米粒子溶胶中加入去离子水和/或表面活性剂,搅拌均匀;(2)将步骤(1)的溶胶喷涂于陶瓷表面,空气中干燥,再于50~300℃干燥10分钟~5小时;或将步骤(1)的溶胶喷涂于素烧过的陶瓷表面,空气中干燥;(3)将上述覆有金属复合二氧化钛纳米粒子膜的陶瓷制品,在温度为300~1300℃下恒温10分钟~10小时。在陶瓷表面上形成的具有光净化功能的金属复合二氧化钛纳米粒子膜,表现出了很好的光降解效率,在室内自然光或较低的紫外光强度下也表现出了很好的抗菌效率。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01131337.4 公开号:CN1382521 主分类号:B01J21/06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申请日:2001.09.24 公开日:2002.12.04
摘要: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具有抗菌、防霉、除臭、降解有机污染物、分解有害气体功能的金属复合二氧化钛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以四氯化钛为原料,运用水热法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四氯化钛水溶液;(2)往10~50份步骤(1)的四氯化钛水溶液中加入0.1~30份过渡金属盐溶于95~100份的去离子水中生成的溶液,该过渡金属盐可以是被络合剂络合的;搅拌,在50~400℃温度下恒温;(3)洗涤,离心沉降,得到粒径为3~50纳米的金属复合二氧化钛纳米粒子;其中,金属占0.005~5重量份,二氧化钛占95~100重量份。用于制备具有抗菌、防霉、分解污染物功能的建筑陶瓷及涂料等。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02100565.6 公开号:CN1381426 主分类号:C04B35/628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申请日:2002.02.05 公开日:2002.11.27
发明人:唐芳琼;夏海龙
摘要: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具有球形和微孔的氧化锌与二氧化硅的复合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①.将二氧化硅颗粒分散到乙醇—水混合溶剂中;②.配制金属锌盐的水溶液;③.配制醇胺化合物的水溶液;④.取步骤②和③配制的溶液,同时双注加入到步骤①配制的二氧化硅的醇—水溶液中,混合液中二氧化硅∶醇胺化合物∶金属锌盐的摩尔比为11∶30∶1~11∶400∶1。⑤.将步骤④混合液陈化;⑥.将步骤⑤的混合液离心分离,得到具有球形和微孔的氧化锌与二氧化硅的复合颗粒,颗粒的比表面积为20~300平方米/克,颗粒的粒径为15<颗粒的粒径<1100纳米,该复合颗粒用于光子晶体组装,电流变材料,高档涂料。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4011 条,当前第 11-20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返回搜索页
©2023 Patent9.com All rights reserved.蜀ICP备060094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