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专利 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 外观设计专利
排序方式:
当前查询到59条专利包含查询词 "刘树安" ,搜索用时1.578125秒!
发明专利:47实用新型: 8外观设计: 4
47 条,当前第 1-10 条 下一页 最后一页 返回搜索页
申请号:201810694695.6 公开号:CN108666166A 主分类号:H01H21/12(2006.01)I
申请人: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8.06.29 公开日:2018.10.16
发明人:刘树安
摘要:本发明涉及AR眼镜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开关结构和一种AR眼镜,包括绕铰接件彼此枢转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触头,设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并电性连接第一线路;触片,设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并电性连接第二线路;所述触头还用于在所述第一连接部或所述第二连接部绕所述铰接件转动至预设角度时与所述触片相互抵持,电性导通所述第一线路与所述第二线路。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彼此转动时,既可实现第一线路与第二线路的导通或断开,可以在电路导通的同时,有可以将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折叠进行收纳,减少占用空间。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1810694821.8 公开号:CN108789495A 主分类号:B25J19/00(2006.01)I
申请人: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8.06.29 公开日:2018.11.13
发明人:刘树安
摘要:本发明涉及电连接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连接结构,应用于转动连接的第一转动部件和第二转动部件上,用于将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电性导通,电连接结构包括:触头,用于设置在第一转动部件上,第一转动部件在转动时带动触头同步转动,触头与第一线路电性导通;触片,设置在第二转动部件上,触片与第二线路电性导通;触片在与触头相对转动时始终与触头相抵,电性导通第一线路与第二线路。第一转动部件与第二转动部件之间通过触头和触片导通,触片可以在第一转动部件与第二转动部件相对转动时始终与触头抵触,保持第一线路与第二线路的导通,实现了没有电线通过,并可以在关节转动时保持导通,关节可以360°旋转,具有较高灵活性和较多的功能。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1810697645.3 公开号:CN108527355A 主分类号:B25J9/10(2006.01)I
申请人: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8.06.29 公开日:2018.09.14
发明人:刘树安
摘要:本发明涉及机器人领域,公开了一种舵机组件和机器人,舵机组件包括:支架,支架两端设有两个转动架;连接轴,可转动地设在两个转动架之间,用于输出第一转矩;第一舵机,包括固设在支架上的第一舵机本体、连接第一舵机本体的第一输出轴,第一舵机本体驱动第一输出轴转动,第一输出轴用于在转动时带动连接轴转动;第二舵机,包括与支架固定的第二输出轴、与第二输出轴连接的第二舵机本体,第二输出轴与第一输出轴同轴设置,第二舵机本体用于带动转臂转动,转臂输出第二转矩。舵机组件在第一舵机的带动下输出转矩,第二输出轴与第一输出轴同轴,第二舵机本体的转动带动转臂转动,转臂与连接轴同轴转动,连接轴和转臂在同一轴线上输出两个转矩。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1811010284.7 公开号:CN108994813A 主分类号:B25J5/00(2006.01)I
申请人: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8.08.31 公开日:2018.12.14
发明人:刘树安
摘要: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机器人领域,公开了一种机器人制动底盘,包括底盘基座、可滚动地固定在底盘基座上的轮子、还包括固设于底盘基座上的制动装置,制动装置包括第一刹车片和第二刹车片,连杆轴,经由连杆轴相互枢接的第一刹车连杆和第二刹车连杆,以及与连杆轴相连的拉线;第一刹车片和第二刹车片分别固定于第一刹车连杆和第二刹车连杆的末端且远离连杆轴;第一刹车连杆和第二刹车连杆形成非零夹角;拉线在刹车时拉动连杆轴、带动第一刹车连杆和第二刹车连杆分别将第一刹车片和第二刹车片抵压在轮子上。本发明中实施例提供的机器人制动底盘能够进行快速制动,且制动距离短,同时保证机器人在断电或充电时也能保持刹车状态,使用安全。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1811011127.8 公开号:CN109176465A 主分类号:B25J9/00(2006.01)I
申请人: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8.08.31 公开日:2019.01.11
发明人:刘树安
摘要: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机器人领域,公开了一种机器人制动底盘,包括底盘基座、可滚动地固定在所述底盘基座上的轮子,还包括固设于所述底盘基座上的制动装置;所述制动装置包括可转动地固定在所述底盘基座上的支架、固定在所述支架上并正对所述轮子的刹车片、与所述支架枢接的连杆、以及固定在所述底盘基座上并与所述连杆传动连接的驱动器;所述驱动器驱动所述连杆移动、并使所述连杆带动所述支架转动以使所述刹车片抵压或远离所述轮子。本发明中实施例提供的机器人制动底盘一方面能够进行快速制动,且制动距离短,避免发生安全隐患;另一方面能够保证机器人在断电或充电时也能保持刹车状态,使用安全。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1811012289.3 公开号:CN109015742A 主分类号:B25J17/00(2006.01)I
申请人: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8.08.31 公开日:2018.12.18
发明人:刘树安
摘要: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机器人领域,公开了一种万向驱动关节模块。本发明中,万向驱动关节模块包括:安装支架、与安装支架相对运动的关节支架,以及连接安装支架与关节支架的至少三个直线驱动臂,至少三个直线驱动臂分别带动关节支架运动,至少三个直线驱动臂分别经由一个第一球铰链与关节支架铰接,且至少三个直线驱动臂中的至少一者经由定向铰链与安装支架铰接,至少一者经由第二球铰链与安装支架铰接。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柔性机械臂。本发明提供的万向驱动关节模块和柔性机械臂,能够增大关节的活动范围,增大万向驱动关节模块的运动角度范围。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7:[发明] 行走机构
申请号:201910140713.0 公开号:CN109941054A 主分类号:B60F3/00
申请人: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9.02.26 公开日:2019.06.28
发明人:刘树安
摘要: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人工智能设备,公开了一种行走机构。本发明中,行走机构包括:控制支架,控制支架内开设空腔;第一驱动轮装置和第二驱动轮装置,相对设置在控制支架任意相对的两侧;第一驱动轮装置包括:第一滚轮、环设于第一滚轮的外环面的若干个第一拨片、与第一滚轮连接的第一驱动组件,且任意两个相邻的第一拨片之间相互隔开;第二驱动轮装置包括:第二滚轮、环设在第二滚轮的外环面的若干个第二拨片、与第二滚轮连接的第二驱动组件,且任意两个相邻的第二拨片之间相互隔开;主控模块,分别与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行走机构既可以在复杂的路面上行走也可以在水面上漂浮行走,使用区域较为广泛。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1910147465.2 公开号:CN109848950A 主分类号:B25J5/00
申请人: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9.02.27 公开日:2019.06.07
发明人:刘树安
摘要: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人工智能设备,公开了一种行走装置及机器人。本发明中,行走装置,设置在机器人上,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肢干组件、连接两个肢干组件的控制箱;任意一个肢干组件均包括:肢干本体;行走驱动组件,与控制箱和肢干本体相连,驱动肢干本体朝向机器人的前进方向或垂直于前进方向运动;轮毂组件包括沿地面滚动的外环面、与外环面的轴线垂直的下表面;第一调整驱动组件驱动轮毂组件以其与第一调整驱动组件的连接处转动;第二调整驱动组件,驱动轮毂组件翻转至外环面与地面相抵持或下表面与地面相抵持。与现有技术相比,使得该行走装置即可以快速的在平地上行走,也可以在遇到台阶等障碍物时行走。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1910618741.9 公开号:CN110214624A 主分类号:A01G17/00
申请人:江苏木艺园生态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9.07.09 公开日:2019.09.10
发明人:刘树安;邱国金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苗木控长促壮与分级蟠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苗圃地,施入基肥,对种植区域进行深犁、消毒、杀虫及除草处理;2)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规格一致的苗木,根部粘泥浆,按照圆周分布排列成一丛进行栽植;3)对苗木进行控长促壮管理至树苗达到规定的高度,在此期间采用拉、吊、扎手法,使枝条基部按造型要求初期构型;4)当枝条蓄养到蟠扎粗细时,依据树木情况,瓶身、瓶颈、瓶口分级蟠扎,隔年逐扎至完成最终造型;5)根据树木的生长进行定期维护,将多余的枝条进行修剪。该方法通过对苗木枝条实行差异化管理与分级蟠扎,有利于实现各种造型对苗木枝条的粗细要求,对后期定型,视觉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1910618920.2 公开号:CN110178683A 主分类号:A01G22/67
申请人:江苏木艺园生态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9.07.10 公开日:2019.08.30
发明人:刘树安;邱国金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盆景树的造型方法,先选择生长年份在半年至一年的幼苗A,截除部分枝条后,将幼苗A栽种在挖好的树坑中;然后选取细长、柔韧性好的幼苗B,以幼苗A为中心,栽种在幼苗A周围,用掺有基质的地表熟土填满,浇灌生根液后再浇水;按照常规方法对树木进行田间管理;以成长后的幼苗A为直干,采用伸长的幼苗B对其进行造型缠绕,并根据幼苗A和幼苗B的生长进行定期维护。本发明的方法适用性广,并且成活率较高;通过2种幼苗结合造型,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园林绿化的更高要求,还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造型树。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47 条,当前第 1-10 条 下一页 最后一页 返回搜索页
©2023 Patent9.com All rights reserved.蜀ICP备060094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