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申请号或专利号
公开号
专利摘要
申请人
发明人
全部专利
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
外观设计专利
排序方式:
按相关度排序
当前查询到
16
条专利包含查询词 "
吴恭兴
" ,搜索用时0.734375秒!
发明专利:
14
实用新型:
2
外观设计:
0
共
14
条,当前第
1-10
条
下一页
最后一页
返回搜索页
1:
[发明]
一种船舶自动系泊装置及船舶
申请号:
201711012919.2
公开号:CN107672745A 主分类号:B63B21/22(2006.01)I
申请人:
上海瀛为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申请日:2017.10.25 公开日:2018.02.09
发明人:
吴恭兴
;
曾东海
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船舶自动系泊装置及船舶,其中,所述船舶自动系泊装置包括固定柱、系泊组件、驱动装置以及控制器,固定柱具有朝前的台阶部;系泊组件包括安装筒和多个卡爪,多个卡爪的一端可翻转地安装于安装筒的前端,具有相互靠近的卡持位置以及相互远离的解扣位置,当处于卡持位置时,多个卡爪用以与固定柱的台阶部卡持,以使得系泊组件与固定柱固定,当处于解扣位置时,多个卡爪用以与固定柱解扣;驱动装置安装于安装筒,且驱动多个卡爪翻转,以使得多个卡爪在所述卡持位置和解扣位置之间切换;控制器与所述驱动装置电性连接,控制驱动装置运转。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使船舶与码头自动联接,实现了船舶的自动靠泊。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2:
[发明]
带太阳能自动跟踪的船体及船舶
申请号:
201711018004.2
公开号:CN107632621A 主分类号:G05D3/12(2006.01)I
申请人:
上海瀛为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申请日:2017.10.25 公开日:2018.01.26
发明人:
吴恭兴
;
曾东海
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带太阳能自动跟踪的船体及船舶,其中,所述带太阳能自动跟踪的船体包括以船体的长度方向为纵向的船体,通过伸缩装置安装于船体的太阳能电池板,设置于船体的转向装置,所述伸缩装置的伸缩以调节太阳能电池板在纵向上的纵倾角,所述转向装置用以使船体产生方位角度调整,以调节太阳能电池板在横向上的方位角。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太阳能电池板的纵倾角和方位角,从而使太阳能电池板获得最佳的太阳辐射角度,进而提高太阳能电池板的光电转化效率,以提高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功率,进而提高船舶太阳能电池板的经济效益。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3:
[发明]
一种旋转双曲面肋环型索穹顶
申请号:
201910042539.6
公开号:CN109750780A 主分类号:E04B7/14
申请人:
上海海事大学
申请日:2019.01.17 公开日:2019.05.14
发明人:
郭佳民
;
谢雨阳
;
周关根
;
徐文超
;
成瑞
;
吴恭兴
;
侯先瑞
;
熊志鑫
;
刘光众
;
马林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转双曲面肋环型索穹顶。它由环向拉索、径向上斜索、径向下斜索、竖向压杆以及连接节点组成;径向上斜索首尾相连形成了单支双曲线,全部径向上斜索组成的索网曲面为旋转双曲面,是一种负高斯曲率曲面;除跨中竖向压杆外,其余压杆的下端与径向下斜索和环向拉索相连,上端与径向下斜索和径向上斜索相连,最外圈径向下斜索与径向上斜索固定在结构周边的支座上,整体结构的平面投影呈现为蛛网式的肋环型,结构中竖向压杆不直接相互连接;旋转双曲面肋环型索穹顶的跨度和失高可根据结构造型、使用功能以及承载能力等要求确定;本发明使索穹顶可被具有旋转双曲面外形的结构所采用。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4:
[发明]
一种旋转锥面葵花型索穹顶
申请号:
201910042540.9
公开号:CN109750781A 主分类号:E04B7/14
申请人:
上海海事大学
申请日:2019.01.17 公开日:2019.05.14
发明人:
郭佳民
;
董飞宏
;
周关根
;
成瑞
;
徐文超
;
赵宇
;
熊志鑫
;
吴恭兴
;
侯先瑞
;
刘光众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转锥面葵花型索穹顶。它由环向拉索、斜向上拉索、斜向下拉索、竖向压杆以及连接节点组成;斜向上拉索组成的索网曲面为旋转锥面,为零高斯曲率曲面;竖向压杆的下端与斜向下拉索和环向拉索相连,竖向压杆的上端与斜向上拉索和斜向下拉索相连,最外圈斜向下拉索与斜向上拉索固定在结构周边的支座上,斜向上拉索相互连接以葵花型方式形成旋转锥面;结构跨度可根据结构造型、使用功能以及承载能力等要求确定;本发明使索穹顶从现有的正高斯曲率曲面与负高斯曲率曲面以及柱面扩展到了旋转锥面这一种零高斯曲率曲面上,使索穹顶可以应用在更多造型的结构中,葵花造型的旋转锥面加强了结构的抗扭性能。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5:
[发明]
时空双流数据驱动深度Q学习的无人船智能航行控制方法
申请号:
201910091342.1
公开号:CN109814565A 主分类号:G05D1/02
申请人:
上海海事大学
申请日:2019.01.30 公开日:2019.05.28
发明人:
黄志坚
;
随博文
;
温家一
;
吴恭兴
;
张桂臣
;
刘雁集
摘要:本发明提出一种空间和时分双流大数据驱动的深度Q学习网络方法来实现高精度导航下的无人船自主智能航行控制,具体步骤包括:采样时空双流大数据、设计深度Q学习网络智能避障控制器、设计奖惩函数、设计智能切换阈值函数、在线学习。本发明可以实现:空旷水域时让无人船在高精度定位导航下航行;复杂水域时,深度Q学习网络智能避障控制器让无人船在智能避障模式下自主避障航行;并能根据环境采样,评估实时风险估计因子,从而在这两种模式间实时智能切换。此外,深度Q学习网络智能避障控制器具有自学习能力和高度的人工智能。最后,本方法对现有船舶航行控制系统的兼容性较好,实现本方法的软硬件资源要求也相对简单。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6:
[发明]
一种港区通航能力判断方法及系统
申请号:
201910535568.6
公开号:CN110136486A 主分类号:G08G3/00
申请人: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申请日:2019.06.20 公开日:2019.08.16
发明人:
高峰
;
李焱
;
胡克
;
沈文君
;
吴恭兴
;
丛宇
;
徐亚男
;
谭忠华
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港区通航能力判断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当前船舶对应的船舶参数和环境参数;根据所述当前船舶的船舶参数和环境参数及船舶的操纵模型确定当前船舶的运行状态;所述运行状态包括当前船舶的轨迹和龙骨下富余水深;根据当前船舶的运行状态判断当前船舶是否能安全通过港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港区通航能力判断方法及系统能够快速、准确的判断港区布局是否满足船舶的通航。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7:
[发明]
一种双尖艇艏高速无人艇
申请号:
201911232913.5
公开号:CN110816761A 主分类号:B63B35/00
申请人:
上海海事大学
申请日:2019.12.05 公开日:2020.02.21
发明人:
成瑞
;
郭佳民
;
吴恭兴
;
孙吉龙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能够有效减小阻力和挺高稳性的船体结构,目的是降低无人艇在自主作业的过程中减少工作时间、提高工作质量。传统球鼻艏是圆柱形,可降低航行阻力,提高航行经济性,大型战舰多采用圆形或圆柱形球鼻艏,方便安放大型舰艏声呐,以及减少航行阻力,动力输出相似的两艘艇,艇体水线越长,则阻力越小,快速性越好。该双尖双体无人艇可以有效减小风浪流的阻力,扁椭圆体的上层建筑可以放置无人艇作业的各种设备,双体中可以放置动力设备,双尖艇艏更能提高无人艇的航速,这种方案能够减小水面无人艇所受到的外部环境因素且能提高稳性,该双尖延长水下的水线长度,在不增加排水量和总长度的前提下,最大幅度提高无人艇的航速。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8:
[发明]
测量大型船舶水尺的智能船及测量方法
申请号:
202010319024.9
公开号:CN111498042A 主分类号:B63B71/00
申请人:
上海海事大学
申请日:2020.04.21 公开日:2020.08.07
发明人:
吴恭兴
;
赵小龙
摘要: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测量大型船舶水尺的智能船、其制造方法以及测量方法。它由双体船的双体载体、上部木箱结构、太阳能板、螺旋桨以及其他内部设备组成;本发明测量大型船舶水尺的智能船是由岸基电脑,通过信号远程传输控制智能船,等智能船靠近大型船舶水尺附近时,通过智能船上的摄像头,拍摄大型船舶上的水尺照片,同时完成水尺数据的采集,并将采集到的水尺图像传输到岸基电脑,为后期数据的查看以及保存做依据。本发明是对目前落后水尺测量技术的先进突破,提升了对大型船舶水尺测量的效率。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9:
[发明]
一种水陆两用螺旋推进装置及使用方法
申请号:
202010826684.6
公开号:CN111923670A 主分类号:B60F3/00
申请人:
上海海事大学
申请日:2020.08.17 公开日:2020.11.13
发明人:
王琳玲
;
安顺民
;
吴恭兴
;
沈明泓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陆两用螺旋推进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驱动部件、至少两个螺旋推进浮筒、第一载具和第二载具;每一所述螺旋推进浮筒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载具转动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载具转动连接;所述驱动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载具或所述第二载具上,并与所述螺旋推进浮筒连接;所述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螺旋推进浮筒进行转动,以为船舶运动提供所需的动力。本发明使船舶在遇到浅水或水深不明的区域均可自由航行,提高了船舶的工作效率。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10:
[发明]
基于反演滑模控制的无人艇编队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申请号:
202110367311.1
公开号:CN113093804A 主分类号:G05D1/10
申请人:
上海海事大学
申请日:2021.04.06 公开日:2021.07.09
发明人:
王琳玲
;
吴恭兴
;
安顺民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反演滑模控制的无人艇编队控制方法,包括:在无人艇的工作平面内,建立固定坐标系和单个无人艇的随体坐标系,固定坐标系以大地为参考,随体坐标系以无人艇船体为参考,并建立单个无人艇的运动学模型;建立领航无人艇和跟随无人艇位置关系的数学模型;基于虚拟子目标对领航无人艇进行队形变换规划,虚拟子目标指领航无人艇航行过程中下一时刻的位置;基于预先建立的优先级模型和队形调节策略,对跟随无人艇进行队形变换规划;对无人艇编队进行反演滑模控制,控制跟随无人艇在队形变换过程中的速度。该方法既能保证无人艇编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又能有效变换队形,以应对航行至岛屿、狭窄水域等航行环境的情况。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共
14
条,当前第
1-10
条
下一页
最后一页
返回搜索页
©2023
Patent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60094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