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专利 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 外观设计专利
排序方式:
当前查询到4221条专利包含查询词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搜索用时3.328125秒!
发明专利:2084实用新型: 2137外观设计: 0
2084 条,当前第 1-10 条 下一页 最后一页 返回搜索页
申请号:200610048345.X 公开号:CN1928140 主分类号:C22C33/04(2006.01)I
申请人: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日:2006.09.26 公开日:2007.03.14
发明人:张增武
摘要:一种高锰含量不锈钢在冶炼中的加锰方法,其步骤特征是:I在K-OBM-S工序,将预处理后的铁水在顶底复吹转炉脱C、合金化,脱碳II期加入总配Mn量的15~25%高碳锰铁;脱碳末期-还原期加入总配Mn量的75~85%低碳锰铁或金属锰,并加硅铁用顶枪升温,还原、微调成分,冶炼55分钟至65分钟,出钢成分(重量):C为0.05-0.25%、Si为0.05-2.00%、Mn为3.00-10.00%、P≤0.050%、S≤0.030%、Cr为17.00-23.00%、Ni为2.50-12.00%、N≤0.250%、0≤Pb≤0.001%、0≤Cu≤4.00%,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II在VOD工序,补Mn量大于等于0小于总配Mn量的5%。本高锰含量不锈钢在冶炼中的加锰方法能缩短冶炼时间,提高Mn的收得率,降低冶炼成本。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0610048347.9 公开号:CN1924500 主分类号:F27B9/30(2006.01)I
申请人: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日:2006.09.26 公开日:2007.03.07
发明人:谢文泽;张宝莲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炉门坎及其辊底炉炉门,炉门坎由两至三段门坎板对接构成,门坎板的对接处为横向连通的弯曲间隔,弯曲间隔两边的侧边与竖直的横向平面相交,弯曲间隔沿炉门坎纵向的宽度d大于α·L·(T1-T0),其中α为炉门坎材料的线膨胀系数,L为炉门坎的总长度,T1为炉门坎使用时的高温度,T0为熄炉时的炉门坎温度。门坎板的对接处可为卯榫结构,其中一段门坎板的对接端有竖直的卯榫凹槽,与之相对接的另一段门坎板的对接端为竖直外凸榫头,外凸榫头插接在卯榫凹槽。辊底炉炉门是将本发明的炉门坎安装在现有的辊底炉炉门。本辊底炉炉门安装两段、三段式炉门坎,基本消除了炉门对不锈钢板表面造成的缺陷,缺陷率减少到0.1%。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0610048348.3 公开号:CN1924027 主分类号:C21C5/34(2006.01)I
申请人: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日:2006.09.26 公开日:2007.03.07
摘要:一种复吹转炉炉底供气氮氩切换方法,吹炼时底供气为氮气,冶炼到该炉氧耗量的50%~80%时,由氮气切换为氩气,其特征是:在冶炼过程中,对底供气又增加了三次氮与氩切换,在测温、取样和等分析,炉体向出钢口相反的方向摇到85°~100°时,切断氩气源,向炉内供氮气,由氩气切换为氮气;测温、取样和等分析结束后,炉体摇向竖直的00位过程中,炉体再次经过85°~100°时切断氮气源,向炉内供氩气,由氮切换为氩气;当炉体由00位向出钢口方向摇到90°~100°在复吹转炉出钢时,切断氩气源,向炉内供氮气,由氩气切换为氮气。本方法在不影响成品钢的质量的前提下,以氮气代替氩气,缩短底吹供氩气的时间,节约氩气消耗,降低了冶炼成本。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0610048371.2 公开号:CN101003062 主分类号:B21B37/00(2006.01)I
申请人: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日:2006.09.27 公开日:2007.07.25
发明人:卢权观
摘要:本发明的轧制板材两侧高精度压下同步控制方法及其装置,属热轧钢控制技术领域,其方法是在精轧机板材两侧液压机构采用同样两级高精度同步控制压下速度技术及由计算机在线实时控制板材两侧同样两级高精度同步自动互补联控连动技术;其装置是按照其方法设计、制造的高精度压下速度同步控制装置,由设置在轧制板材两侧液压机构的、须由计算机在线实时控制的同样两套两级高精度压下速度控制机构组成,其中采用在宽范围深度饱和区和线性区运行的推挽开关电路,以及宽范围限幅、可调、能适应宽值域驱动电流的电液伺服阀是该技术的关键,本发明的装置使精轧机液压压下速度误差减小到0.02mm/秒,控制精度和效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方法先进实用,技术稳定可靠,装置运行良好,值得在轧钢生产中推广使用。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0610102049.3 公开号:CN1945481 主分类号:G05B19/418(2006.01)I
申请人: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日:2006.10.19 公开日:2007.04.11
摘要:本发明的300系不锈钢卷取变张力控制技术,属热轧带钢卷取控制技术领域,是由两级计算机控制变张力不锈钢卷取,特点在于:由二级计算机完成下送不同钢种的张力设定值、变张力系数值及区分标志等,由一级计算机完成卷取变张力控制,实现热连轧带钢卷取的自动控制生产,该技术的优点有:1.较好地解决了热连轧卷取带钢头部内部应力分配和释放问题;2.能改善带钢卷取的板形,特别是头部板形不良问题;3.解决了卷取机卷筒电机过电流问题,节省了设备投资;4.还为下步不锈钢300系冷轧的质量提高提供了保障,可改善冷轧不锈钢头部板形不良问题。本发明的热连轧300系不锈钢卷取张力控制技术先进,控制稳定可靠,值得在轧钢生产中推广使用。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0610102088.3 公开号:CN1945187 主分类号:F27D1/16(2006.01)I
申请人: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日:2006.10.24 公开日:2007.04.11
发明人:杨福瑞
摘要:一种步进式加热炉梁与柱及其施工方法,加热炉柱包括芯管、水管、锚固钩、纤维毯与浇注料层,加热炉梁包括水管、锚固钩、耐热垫块、纤维毯与浇注料层,梁与柱的特征是:所说的纤维毯是耐1250℃的纤维毯,锚固钩是材料为耐1050~1150℃的不锈钢Y型锚固钩,在锚固钩外涂着沥青漆,浇注料层为固化后1400℃耐压试验强度不小于90MPa的材料。梁与柱的实施步骤依次为焊接锚固钩、包扎纤维毯、支模具、浇注、拆模与烘炉,其特征是在浇注时,浇注料在搅拌机内干混搅拌1分钟,然后加入7%的水进行湿混3分钟。本步进式加热炉梁与柱强度高、耐高温、抗氧化性能好。本加热炉梁与柱的施工方法可保证浇注料层的强度并延长浇注料层的使用寿命。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0610102089.8 公开号:CN1943889 主分类号:B09B3/00(2006.01)I
申请人: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日:2006.10.25 公开日:2007.04.11
摘要:一种复合轧辊爆破烧眼的方法,其包括下述的依次步骤:①调节球阀的通气量以调节氧气的压强,初期最大压强为102Pa;②烧眼孔底距双层结构界面±50mm时,调整压强到54Pa,把复合轧辊的内层充分预热;③界面预热保持10-15分钟,之后继续缓慢往深烧眼;④烧眼底超过双层界面50mm后,氧气压强恢复为102Pa,烧到预定的深度,深度为600-800mm;⑤按上述①-④的步骤,依次烧若干个烧眼孔。本复合轧辊爆破烧眼的方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避免了现有单纯烧眼时的固定压力、避渣烧眼、掏烧方法在烧眼过程中发生崩裂或崩飞的不足。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0610102340.0 公开号:CN101000215 主分类号:F27D3/12(2006.01)I
申请人: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日:2006.12.28 公开日:2007.07.18
发明人:杨福瑞
摘要:一种步进式加热炉步进梁更换方法,它包括下述步骤:(1)拆除水平梁火焰段外包裹的耐火材料;(2)拆除火焰段立柱上部包裹的隔热耐火材料;(3)固定步进梁框架 使所有滑道在竖直方向的误差不大于±2mm;(4)固定火焰段立柱 每根立柱水管上端焊接长条型钢;(5)拆除火焰段水平梁;(6)切割火焰段鞍形托座;(7)焊接鞍形托座 鞍形托座的上弧形面的底误差为±1mm;(8)安装焊接水平梁水管 水平梁耐热垫块的标高误差焊接前不大于±2mm;(9)检查焊接口;(10)焊接耐热垫块;(11)焊接锚固钩;(12)包扎纤维毯;(13)浇注;(14)烘炉。本步进式加热炉步进梁更换方法更换工期短,费用低。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0610102366.5 公开号:CN101003053 主分类号:B21B28/04(2006.01)I
申请人: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日:2006.12.31 公开日:2007.07.25
发明人:杨连宏;郭永亮
摘要:一种防止镍铬轧辊表面氧化膜剥落的方法,它包括下述步骤:(一)粗轧将温度为1150±50℃的铁素体不锈钢连铸坯轧制成温度为1020~1050℃、厚度不大于35mm的不锈钢中间坯,粗轧与精轧之间安装保温罩,粗轧出口温度为1030℃-1050℃;(二)精轧把温度≥950℃的不锈钢带钢送入精轧机架轧制,第一至第三精轧机架轧辊的表面粗糙度值与最大变形率分别为Ra≤0.9μm,≤42%;Ra≤0.6μm,≤38%;Ra≤0.6μm,≤36%。本防止镍铬轧辊表面氧化膜剥落方法,产生的冷板降级下降到1.25%,不合格率下降到0.2%。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0710061712.4 公开号:CN101036922 主分类号:B21B37/48(2006.01)I
申请人: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日:2007.04.17 公开日:2007.09.19
摘要:本发明的特殊钢热轧变增益压下的控制方法,属轧钢技术领域,该方法是由计算机系统及其软件程序自动控制的特殊钢(包括不锈钢、硅钢等)带钢由精轧机轧制实现变增益压下控制的轧钢方法,包括:1.由参数管理级计算机根据轧制钢种及其规格、轧制带钢厚度、宽度以及由此确定的咬钢延时、变增益压下等系列参数完成参数模型设定、存储、管理、控制并传送至轧机控制级计算机;2.由轧机控制级计算机自动控制轧机实现压下位置、压下位置弹跳量、带钢延时咬钢等带钢变增益压下控制轧钢方法,该方法使精轧机液压压下控制自动、连续、精确,从而消除了轧机机架振动、压下和活套动作异常、液压管路和设备机械易损坏等现象,保障了生产安全和设备保全,计算机控制特殊钢轧钢方法实现了生产自动化、产品优质化、轧机安全化,该新轧钢方法是技术自主创新,它提高了我国特殊钢轧钢生产的技术和水平,值得推广使用。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2084 条,当前第 1-10 条 下一页 最后一页 返回搜索页
©2023 Patent9.com All rights reserved.蜀ICP备060094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