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申请号或专利号
公开号
专利摘要
申请人
发明人
全部专利
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
外观设计专利
排序方式:
按相关度排序
当前查询到
20
条专利包含查询词 "
崔洪江
" ,搜索用时0.734375秒!
发明专利:
10
实用新型:
10
外观设计:
0
共
10
条,当前第
1-10
条
返回搜索页
1:
[发明]
精苯再生酸焚烧制取硫酸的方法
申请号:
00110673.2
公开号:CN1287968 主分类号:C01B17/50
申请人:
本溪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申请日:2000.07.18 公开日:2001.03.21
发明人:
崔洪江
;
刘庆友
;
刘文丽
摘要: 本发明涉及煤焦化工,尤其是精苯洗涤过程产生废酸的回收利用,采用高温裂解的方法将再生酸沉淀、过滤后,定量送至焙烧炉与硫铁矿在焚烧炉内同时燃烧、裂解、去除其中不饱和炭氢化合物的聚合物,使其转化为SO
2
直接制取硫酸,从而有效的利用再生酸资源,节省了硫铁矿,增加了硫酸产量,使精苯酸洗净化系统与制酸系统实现了闭路循环,适用于采用硫酸洗涤法制取精苯的煤焦企业。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2:
[发明]
提高膜蒸馏过程中膜通量的方法及膜蒸馏装置
申请号:
200410037319.8
公开号:CN1569314 主分类号:B01D61/36
申请人:
内蒙古工业大学
申请日:2004.04.27 公开日:2005.01.26
发明人:
田瑞
;
李嵩
;
杨晓宏
;
黄东涛
;
汪建文
;
朱之墀
;
李振法
;
尹招琴
;
崔洪江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膜蒸馏过程中膜通量的方法,其主要采用空气隙式膜组件,并且在蒸馏过程中使膜的渗透侧与冷壁之间保持部分接触,优选使膜与冷壁接触的面积占有效膜面积的70-80%。本发明同时还涉及可实现上述提高膜通量的方法的空气隙式膜蒸馏装置。采用本发明的方法与装置,可在提高热效率的同时使膜通量显著提高,有利于使膜蒸馏技术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3:
[发明]
排气系统和连接排气系统部件的方法
申请号:
200580026044.0
公开号:CN101044302 主分类号:F01N7/18(2006.01)I
申请人:
阿文美驰排放技术有限公司
申请日:2005.07.04 公开日:2007.09.26
发明人:
艾尔弗雷德·布吕姆
;
崔洪江
摘要:一种排气系统,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两个部件(10,12)之间设置有感应钎焊点。在一种将机动车排气系统的第一部件连接到第二部件的方法中,放置在一起并且设置有高温焊料(20)的两个部件(10,12)通过感应器(28)在所述焊料(20)的区域中被加热至超过所述焊料(20)的熔融温度。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4:
[发明]
具有改制壁厚的排气系统管
申请号:
200880024275.1
公开号:CN101743388A 主分类号:F01N3/28(2006.01)I
申请人:
排放控制技术德国(奥格斯堡)有限公司
申请日:2008.07.09 公开日:2010.06.16
发明人:
崔洪江
;
埃里希·魏格勒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排气系统的管(10),所述管(10)具有附加部件(18),所述附加部件(18)借助于钎焊焊缝(20)而牢固地连接至所述管(10)。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5:
[发明]
排气系统以及用于接合排气系统的部件的方法
申请号:
201210019494.9
公开号:CN102606271A 主分类号:F01N13/08(2010.01)I
申请人:
佛吉亚排放控制技术德国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2.01.20 公开日:2012.07.25
发明人:
阿尔弗雷德·布吕姆尔
;
崔洪江
摘要:一种排气系统,包括以可以大到1.20(mm)的软钎焊间隙相互间隔开的第一排气部件和第二排气部件。高温软钎焊材料设置在软钎焊间隙附近,并且通过感应器而被加热以在第一排气部件与第二排气部件之间形成感应软钎焊接合部。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6:
[发明]
转向架
申请号:
202010820955.7
公开号:CN111994122A 主分类号:B61F5/52
申请人: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
大连交通大学
申请日:2020.08.14 公开日:2020.11.27
发明人:
崔洪江
;
刘国田
;
孙林祥
;
张乙宙
;
王波
摘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转向架,包括:构架、设置在构架下方的轮对、设置在构架上的牵引装置、制动装置和二系悬挂装置;构架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侧梁;侧梁的中部开设横梁安装孔,横梁安装孔的中心线沿第二方向延伸;横梁,沿第二方向延伸,横梁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侧梁上的横梁安装孔,横梁与侧梁之间可沿第二方向产生相对位移;横梁的长度大于两个侧梁外侧表面之间的距离;纵向梁,位于侧梁的内侧,固定在横梁上;止挡板,位于侧梁的外侧,固定在横梁上;止挡板与纵向梁之间的横向距离大于侧梁的横向宽度;二系悬挂装置位于纵向梁、侧梁和止挡板的上方且与纵向梁和止挡板固定连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转向架能够通过较小曲率半径的线路。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7:
[发明]
一种转向架的牵引装置
申请号:
202010821050.1
公开号:CN111994112A 主分类号:B61F5/50
申请人: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
大连交通大学
申请日:2020.08.14 公开日:2020.11.27
发明人:
崔洪江
;
刘阳
;
吴瑞梅
;
于云海
;
段泽斌
摘要: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转向架的牵引装置。该牵引装置包括沿纵向相对设置的两个挡板、沿横向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板、以及沿水平方向设置的上端板;上端板设置有用于连接车体的连接结构;挡板和侧板均沿竖直方向设置,侧板的高度小于挡板的高度;一个侧板固定连接于两个挡板的一端部,另一个侧板固定连接于两个挡板的另一端部;侧板的底部设置有与构架的横梁形状配合的定位槽;上端板底面与挡板的顶面和侧板的顶面均固定连接。该牵引装置能够在保证上、下车间的能量传递与结构强度的同时,较好的传递纵向冲击,并且在碰撞时可承受较大的纵向冲击载荷。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8:
[发明]
一种基于吹吸气结合的高速动车组尾部减阻系统
申请号:
202211716192.7
公开号:CN116022183A 主分类号:B61D27/00
申请人:
大连交通大学
申请日:2022.12.29 公开日:2023.04.28
发明人:
崔洪江
;
陈官鑫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吹吸气结合的高速动车组尾部减阻系统,包括:动车组车尾、吸气区域、吹气区域和气流模块,所述吸气区域设置在所述动车组车尾的驾驶室挡风玻璃上方的分界层分离处;所述吹气区域设置在所述动车组车尾的驾驶室挡风玻璃的下方;所述气流模块设置在所述动车组车尾的内部与所述吸气区域和所述吹气区域相连,本发明主要利用在高速动车组的车尾设置吹气区域和小区域控制外部的气流,从而起到控制车尾的压差阻力增强减阻效果。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9:
[发明]
一种动车组转向架舱吸吹气泵装置
申请号:
202310026707.9
公开号:CN116142248A 主分类号:B61F5/50
申请人:
大连交通大学
申请日:2023.01.09 公开日:2023.05.23
发明人:
崔洪江
;
唐怀宇
;
李昂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动车组转向架舱吸吹气泵装置,包括:转向架舱和吸吹系统,所述吸吹系统设置在所述转向架舱的上端;所述吸吹系统包括吸吹气气泵、气泵连接管和吸吹气组件,所述吸吹气气泵设置在所述转向架舱的上端的中心处,所述吸吹气组件设置在所述转向架舱的上端的两侧,所述吸吹气气泵与所述吸吹气组件之间通过所述气泵连接管相连,本发明主要利用在转向架舱上安装吸吹气泵装置,针对转向架舱的吸吹气系统,使吸吹气系统无需外界气源,可调节吹气与吸气的速度,并且实现吹气与吸气的相互转换,从而起到有效降低动车组转向架区域的阻力的效果。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10:
[发明]
一种高速动车组激光减阻装置及其减阻方法
申请号:
202310586112.9
公开号:CN116552577A 主分类号:B61C17/00
申请人:
大连交通大学
申请日:2023.05.23 公开日:2023.08.08
发明人:
崔洪江
;
李昂
;
唐怀宇
;
关颖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速动车组激光减阻装置及其减阻方法,包括:动车组车头和激光发生器,所述激光发生器包括激光发射头和激光发射头壳体,所述激光发射头设置在所述激光发射头壳体上;所述动车组车头上设有多个激光发射器安装点位,所述激光发射器设置在所述激光发射器安装点位上,本发明主要利用流线型车身附近嵌设激光发生装置,使得其发射激光电离距车头一定距离的点位处的空气,进而破坏车前的弓形激波面,使其转化为波阻较弱的斜激波,从而起到减小车头位置的波阻,降低车辆的压差阻力的效果。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共
10
条,当前第
1-10
条
返回搜索页
©2023
Patent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60094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