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专利 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 外观设计专利
排序方式:
当前查询到62条专利与查询词 "费成巍"相关,搜索用时0.15625秒!
发明专利:39实用新型: 21外观设计: 2
39 条,当前第 1-10 条 下一页 最后一页 返回搜索页
申请号:202010409025.2 公开号:CN111663963A 主分类号:F01D11/00
申请人:复旦大学 申请日:2020.05.14 公开日:2020.09.15
发明人:费成巍;张国强
摘要:本发明属于机械动密封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调节末级压降的多级刷式密封结构。本密封结构包括静子机匣、齿轮、齿轮轴、静子机匣放气孔、刷丝束、下游刷式密封件放气通孔、下游刷式密封上侧轮齿等;静子机匣静止不动下游圆周方向均匀开有4个齿轮轴孔、12个静子机匣放气孔;上游刷式密封件固定安装在静子机匣内侧。本发明通过给予齿轮轴逆向沿刷丝倾斜方向驱动力矩,并通过齿轮轴传递扭矩给齿轮,下游刷式密封件轮齿啮合传递给下游刷式密封件,使下游刷式密封件绕转子旋转;本密封结构可以在保证泄漏量低的情况下,平衡下游刷式密封压降,并且通过改变放气孔有效流通面积,实现控制放气量的多少,保证多级刷式密封长期平稳安全可靠工作。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2010695314.3 公开号:CN111967098A 主分类号:G06F30/17
申请人:复旦大学 申请日:2020.07.19 公开日:2020.11.20
发明人:费成巍;张国强
摘要:本发明属于机械设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涡轮机械叶尖径向运行间隙概率优化设计方法。本发明主要步骤包括:将含有大规模参数的叶尖径向运行间隙的多对象概率优化设计问题分解为轮盘、叶片和机匣3个含有少量参数的单对象的径向变形概率优化设计问题;根据叶尖径向间隙与涡轮盘、叶片、机匣、预留间隙之间的关系,将各径向变形的概率分析结果协同起来,进行叶尖径向运行间隙概率优化设计;最终得到优化结果。本发明将分布式协同响应面方法与响应极值法、极值响应面方法的有效结合,解决了多参数的复杂概率优化设计难以解决的问题,降低计算难度,也解决了叶尖径向运行间隙概率优化设计的瞬态响应问题,有效地改善涡轮机械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2010822296.0 公开号:CN112100759A 主分类号:G06F30/17
申请人:复旦大学 申请日:2020.08.16 公开日:2020.12.18
发明人:费成巍;张国强
摘要:本发明属于工程系统的数学建模与逼近分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复杂工程结构系统逼近分析的分布式协同代理模型方法。本发明将带有大规模参数、高度非线性的复合工程结构系统归结为一复合函数,将工程结构系统逼近问题转化为复合函数逼近问题,并将复合函数逼近问题分解为带有少参数、低非线性程度的多个层次的多个子函数的逼近问题;针对各层次的各子函数建立相对应的子代理模型,进行子函数逼近;根据各子函数与各层次函数之间的关系,建立协同代理模型;基于协同代理模型进行复合函数多层次多子模型协同逼近分析;通过这样的分解协调策略,实现复合函数逼近分析,可以改善逼近精度,提高分析效率。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2011018037.9 公开号:CN112149253A 主分类号:G06F30/17
申请人:复旦大学 申请日:2020.09.24 公开日:2020.12.29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分布式混合协同代理模型的工程结构可靠性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工程结构分解为多个子系统层;选取最下子系统层中的工程结构子对象的随机输入变量,并获取随机输入变量的输入样本;建立最下子系统层中的工程结构子对象的有限元模型,获取各工程结构子对象的输出指标;建立最下子系统层中的工程结构子对象的不同类型代理模型,以精度最高的代理模型为最下子系统层的工程结构子对象的最优代理模型,逐层向上获取工程结构的最优代理模型,进行可靠性评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整体复杂结构分解为分布在多个层次的子对象,子对象参数量减少,非线性程度降低,计算量减少,利于提高工程结构代理模型逼近精度和仿真速度。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2110603383.1 公开号:CN113239495A 主分类号:G06F30/17
申请人:复旦大学 申请日:2021.05.31 公开日:2021.08.10
发明人:费成巍;路成;韩雷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矢量混合代理模型的复杂结构可靠性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取复杂结构的可靠性设计目标;步骤2,获取每个可靠性设计目标的输入参数和响应参数并作为复杂结构的输入参数和响应参数;步骤3,对复杂结构的输入参数和响应参数进行混联抽样,获取输入参数样本和响应参数样本;步骤4,为每个可靠性设计目标选择代理模型;步骤5,使用输入参数样本和响应参数样本训练代理模型,通过自适应建模方法进行得到最优模型参数;步骤6,根据最优模型参数建立最优参数矩阵并建立矢量混合代理模型;步骤7,评估矢量混合代理模型的精度并进行精度修正;步骤8,根据矢量混合代理模型对复杂结构进行多目标可靠性设计。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2211248503.1 公开号:CN115560013A 主分类号:F16D65/16
申请人:嘉兴市钧萍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日:2022.10.12 公开日:2023.01.03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带闸瓦间隙调整和停放制动功能的液压踏面单元制动器。它解决了现有压缩空气的气压不能满足车辆制动需求等技术问题。包括安装底板组件,安装底板组件上设有制动缸组件,在安装底板组件一侧具有支架,支架上通过活动安装结构与闸瓦托组件一端活动相连,制动缸组件的推杆通过传动组件与闸瓦托组件联动,且制动缸组件为碟簧液压缸机构。优点在于:制动缸采用碟簧液压缸,设置在制动缸内部的推杆与活塞相连,推杆再与闸瓦联动杆相连,再通过活塞一边的碟簧组从而实现闸瓦间隙自动调节功能。利用液压来代替空气,结构简单紧凑易于装配,同时制动缸在无液压压力状态下,即可实现停放制动,降低了生产成本。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2211625849.9 公开号:CN115978113A 主分类号:F16D65/095
申请人:嘉兴市钧萍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日:2022.12.13 公开日:2023.04.18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带闸片间隙自动调整功能的主动式液压制动夹钳。它解决了现有在制动缓解后闸片和制动盘无法有效分离等技术问题。包括具有两个闸片的制动架,制动架一侧设有制动缸体,制动缸体内具有导向轴,导向轴上活动设有与其中一个闸片相连的活塞体,制动缸体内设有能带动活塞体沿导向轴滑动从而使位于活塞体一侧的闸片朝另一个闸片方向运动的制动驱动机构,活塞体内设有弹性复位结构,在导向轴和活塞体之间设有能相对于导向轴轴向滑动设置且能作用于弹性复位结构一端的周向弹性抱紧机构。优点在于:该装置利用了回位弹簧和矩形弹簧配合动作自动产生设定间隙,实现在制动缓解后闸片和制动盘的有效分离,提高制动盘和闸片的使用寿命。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2310172101.6 公开号:CN116146674A 主分类号:F16H3/44
申请人:苏州联易得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日:2023.02.27 公开日:2023.05.23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手动变速器,应用在变速器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壳体,壳体上转动连接有输入轴和输出轴,输入轴和输出轴同轴设置;转动连接于输出轴、受输入轴驱动旋转的旋转轴,旋转轴上同轴固定有小行星齿和大行星齿;滑动式装配在壳体内、滑移方向沿输入轴轴线方向设置的第一齿圈和第二齿圈,第一齿圈和第二齿圈分别在滑移到特定位置时分别与小行星齿和大行星齿啮合,小行星齿和大行星齿分别处于啮合态时输出轴的转速不同;装配于壳体的操作杆,操作杆的一端伸入壳体内;设置于壳体内、用于在操作杆端部发生位移时使第一齿圈和第二齿圈同步滑移的传动组件;具有的技术效果是:结构更加合理,体积小。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2410285653.2 公开号:CN118155772A 主分类号:G16C60/00
申请人:复旦大学 申请日:2024.03.13 公开日:2024.06.07
发明人:费成巍;李桓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本构模型的功能梯度材料优化方法,方法包括:S1、建立不同温度下的功能梯度材料本构关系理论模型;S2、获取功能梯度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材料性能数据;S3、对S1的本构关系理论模型引入修正系数,得到待修正模型,将修正系数定义为种群个体,将待修正模型输出的预测值和S2的材料性能数据之间的差的平方和定义为适应度,执行遗传算法,输出第一修正系数,并基于S2的材料性能数据验证第一修正系数,得到最优修正系数,将最优修正系数代入待修正模型,得到最优本构模型;S4、基于最优本构模型优化功能梯度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高效、准确地构建功能梯度材料本构模型等优点。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2411076237.8 公开号:CN118965623A 主分类号:G06F30/17
申请人:复旦大学 申请日:2024.08.07 公开日:2024.11.15
发明人:费成巍;李桓
摘要:本发明属于增材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功能梯度涡轮整体叶盘优化设计方法,其中,包括功能梯度材料材料参数计算、功能梯度涡轮整体叶盘有限元仿真、代理模型建模和材料成分梯度优化。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节约试验成本;基于有限元仿真技术和代理模型技术,提高优化效率;通过合理设计优化区域和设计变量,结合遗传算法,实现复杂问题的降维,将局部最优解转化为全局最优解,缩短研发周期。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39 条,当前第 1-10 条 下一页 最后一页 返回搜索页
©2025 Patent9.com All rights reserved.蜀ICP备060094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