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专利 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 外观设计专利
排序方式:
当前查询到1603条专利与查询词 "陈名海"相关,搜索用时0.234375秒!
发明专利:977实用新型: 587外观设计: 39
977 条,当前第 1-10 条 下一页 最后一页 返回搜索页
申请号:200510029557.9 公开号:CN1762622 主分类号:B22F9/24(2006.01)I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申请日:2005.09.09 公开日:2006.04.26
发明人:高 濂;陈名海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置换反应制备银纳米空心球的方法。主要特征是以液相还原制备的单质金属钴纳米颗粒为牺牲模板,依据Co2+/Co(-0.277V)和Ag+/Ag(+0.799V)较大的电势差,Co与Ag+发生置换反应,单质Ag在Co表面原位生成并逐步消耗Co,最终形成空心球。制备过程中以柠檬酸为稳定剂,NaBH4为还原剂,硝酸钴为钴源,硝酸银提供银离子,所制备银纳米空心球外径40-60nm,内径15-30nm,颗粒尺寸分布窄,分散性好。本方法采用牺牲模板合成单质银纳米空心球,省去使用其他模板带来复杂的去除模板的二次加工,以及有可能模板自身给目标材料Ag的污染和干扰。本方法具有产率高、快速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和环境友好等明显特点。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0510030858.3 公开号:CN1757593 主分类号:C01B19/00(2006.01)I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申请日:2005.10.28 公开日:2006.04.12
发明人:高 濂;陈名海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合成链状纳米结构的硒化镉的方法。主要特征是以通过水热生长的Cd(OH)2六角纳米片为牺牲模板提供合成硒化镉所需的镉源,以硒代硫酸钠为硒源,采用水热法合成闭合链状纳米结构的硒化镉。首先合成Cd(OH)2,以硝酸钠为矿化剂,在200℃水热环境下生长新制备的非晶Cd(OH)2胶体,20小时后能得到晶型完整的六角纳米片晶。接着以此为牺牲模板,分散在硒代硫酸钠溶液中,在160℃水热10小时能制备得闭合的链状纳米结构的硒化镉,它们是硒化镉纳米粒子聚集成串组成的,链的直径在30-40nm。本方法由于使用牺牲模板,不存在后期处理模板带来的不利影响,是一种快速简便制备纳米粒子组装一维结构的新方法。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1610154096.6 公开号:CN105694654A 主分类号:C09D151/08(2006.01)I
申请人:陈名海 申请日:2016.03.16 公开日:2016.06.22
发明人:陈名海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基本组成及重量百分比为:改性水性环氧树脂10%~40%、水溶性丙烯酸树脂1%~20%、氨基树脂1%~10%、亲水表面活性剂0.1%~5%、纳米碳材料1%~5%、润湿剂0.1%~5%、流平剂0.1%~5%、助溶剂2%~10%、去离子水余量。本发明通过环氧树脂改性获得对纳米碳材料良好的相容分散性,获得良好的成膜性,其中的纳米碳材料可以发挥其高热导率、高红外辐射率等特性,使该亲水涂料具有辐射散热功能,可显著改善空调铝箔、铝箔热交换器等设备的散热防腐性能,提高能效比,具有重要商业价值。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1610252764.9 公开号:CN105778678A 主分类号:C09D133/00(2006.01)I
申请人:江苏联科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6.04.22 公开日:2016.07.20
发明人:陈名海
摘要:一种水性电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涂料包括含有基体树脂的水性分散体,金属镍包裹的碳纳米管复合粉体以及可以选择性添加的辅助材料,其中所述复合粉体包含碳纳米管以及包覆在碳纳米管上的金属镍。其制备方法包括:将羧基化碳纳米管表面吸附镍离子,再将镍离子还原形成镍单质成为形核核心,化学镀镍形成镍包覆碳纳米管复合粉体,随后将复合粉体与基体树脂水性分散体混合、研磨制备得到复合分散浆料,进一步与其他助剂互配即得到电热涂料。本发明可大大降低原有碳纳米管网络的接触电阻,使涂料兼具低电阻、高电热转换效率等优势,适宜用作低电压驱动的各类电热涂料,施工方便、安全环保,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1610352053.9 公开号:CN106009875A 主分类号:C09D7/12(2006.01)I
申请人:陈名海 申请日:2016.05.25 公开日:2016.10.12
发明人:陈名海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润滑功能纳米颗粒分散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分散剂、乳化剂、引发剂、溶剂、水和润滑功能纳米颗粒。润滑功能纳米颗粒由丙烯酸类单体和丙烯酰胺类单体的共聚物纳米颗粒与氧化石墨烯组成,氧化石墨烯包裹在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纳米颗粒的表面。本发明采用的是一种本身具有优异润滑特性的石墨烯复合纳米颗粒结构,利用石墨的自润滑特性,形成包裹复合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利用石墨烯还原之后亲水向疏水转变过程中形成界面迁移,使润滑纳米颗粒向涂层表面迁移,形成具有纳米微凸结构的自润滑层,可实现少量添加即可达到优异的润滑效果,很好地解决了当前润滑颗粒添加量大的不足。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1610397864.0 公开号:CN106084530A 主分类号:C08L25/08(2006.01)I
申请人:芜湖海泰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6.06.07 公开日:2016.11.09
发明人:陈名海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亲水自润滑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80~99%的苯乙烯‑丙烯酰胺共聚物微球、0.5~20%的磺化石墨烯;纳米颗粒的粒径200nm~50μm。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1)苯乙烯/丙烯酰胺共聚微球基体尺寸可控,适用面广,可以构建不同尺度的微球结构;(2)采用磺化石墨烯与苯乙烯/丙烯酰胺共聚微球通过自组装复合,微球表面的亲水基团与表层的磺化石墨烯协同作用,具有更加优越的润滑和亲水效果,且耐磨性、持久性更加突出;(3)水性自润滑材料,具有安全环保的特点,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1710257986.4 公开号:CN107059004A 主分类号:C23C28/00(2006.01)I
申请人:江苏联科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7.04.19 公开日:2017.08.18
发明人:陈名海
摘要:一种高辐射率散热金属箔,由金属箔基底和分别位于金属箔基底两面的碳纳米管阵列与胶粘剂组成,其制备方法是:将金属箔基底依次经过退火、冲洗、干燥之后,在其中一面沉积缓冲层、过渡层和催化剂层,经化学气相沉积直接在其表面生长一层碳纳米管阵列,随后在另外一面涂敷胶粘剂,经烘干,贴保护膜后即可获得该高辐射率散热金属箔。由于其中的碳纳米管直接牢固地生长在金属箔基底上,具有很低的接触热阻和优异的结构稳定性,可充分利用碳纳米管高热导率的优势,结合碳纳米管阵列结构超高的辐射率,可广泛用于各种散热贴膜,具有广阔的商业前景。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1710258404.4 公开号:CN107031144A 主分类号:B32B15/12(2006.01)I
申请人:江苏联科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7.04.19 公开日:2017.08.11
发明人:陈名海
摘要:一种高效散热金属箔及其制备方法,该散热金属箔由金属箔基底和分别位于金属箔两面的具有褶皱微纳结构的纳米碳散热涂层和胶粘剂组成。其制备方法是:将纳米碳散热涂层涂敷在预拉伸的弹性基底上,预烘烤固化之后,将弹性基底应力释放获得具有褶皱结构的微纳米涂层,随后转移至金属箔基底,并在另外一面涂敷胶粘剂背胶,经烘干,贴离型纸保护膜后即可获得该散热金属箔。由于该散热纳米碳涂层具有褶皱结构,在其表面形成了褶皱微米结构和纳米碳纳米结构的复合,进一步提高涂层表面积和纳米微凸结构,获得优异的散热特性。该散热金属箔结合了金属基底自身高热导率和纳米碳涂层优异散热性能的优势,可广泛用于各种散热贴膜,具有广阔的商业前景。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1710943223.5 公开号:CN107592688A 主分类号:H05B3/34(2006.01)I
申请人:陈名海 申请日:2017.10.11 公开日:2018.01.16
发明人:陈名海;崔亮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热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电热膜包括防水层、绝缘层、电热层、电极、绝缘层、隔热层和防水层等部分,所述电热层包括纤维基底织物、高导电纳米碳材料和功能助剂,所述高导电纳米碳材料吸附于纤维基底织物表面或其间隙。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纤维基底织物为高导电纳米碳材料的承载基底,首先浸润亲水处理液,烘烤固化后,再涂布浸润纳米碳水性分散液,烘烤固化后得到电热层;随后与绝缘层、隔热层、防水层和电极通过热熔胶贴合形成电热膜。本发明的电热膜无须使用粘结剂树脂,显著避免了树脂老化带来的电热性能衰减的问题,且集电热、防水、隔热、反射等性能于一体,可广泛应用于家居采暖、地暖、保温、工业加热等行业。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2410093966.8 公开号:CN117865132A 主分类号:C01B32/164
申请人:芜湖海泰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申请日:2024.01.23 公开日:2024.04.12
发明人:陈名海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单壁碳纳米管的连续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连续制备装置包括等离子体电弧炉,等离子体电弧炉内设有阴极和阳极,阴极连接有蒸发进料装置,等离子体电弧炉上设有反应进气口和出料口,出料口处分布有收缩凝固浴池,收缩凝固浴池上方分布有卷绕收集装置。用以熔融液态金属为阳极等离子体电弧炉为单壁碳纳米管生长提供热源,可产生超高的瞬态高温,中心等离子体电弧温度理论上可达到20000℃,可保证生长前驱体的高效裂解和催化剂蒸发,为单壁碳纳米管生长提供巨大的驱动能量,实现高浓度催化剂颗粒和裂解碳源的快速反应,大大提高其生长效率,其产率是常规浮动化学气相沉积和等离子炬法的2‑3个数量级。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977 条,当前第 1-10 条 下一页 最后一页 返回搜索页
©2025 Patent9.com All rights reserved.蜀ICP备060094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