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专利 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 外观设计专利
排序方式:
当前查询到42条专利包含查询词 "陈鲁铁" ,搜索用时0.296875秒!
发明专利:18实用新型: 18外观设计: 6
18 条,当前第 1-10 条 下一页 最后一页 返回搜索页
申请号:01115539.6 公开号:CN1382971 主分类号:G01N13/02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申请日:2001.04.27 公开日:2002.12.04
摘要:本发明涉及Lanmuir槽法的界面或表面扩张粘弹性测定仪。包括Langmuir槽体、滑障、界面张力的测量部分等。内部是阶梯式结构的槽体上设有温度传感器;内部安装有滑障,滑障与具有反向螺纹的螺杆连接;温度传感器、力传感器和步进电机通过接口板与数据线接口相连;力传感器固定在槽体上方的力传感器支架上,吊片悬挂在力传感器力臂上的挂钩上。提供了三种工作模式的界面扩张粘弹性测量工具,特别适合于界面性质的测量。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0710042811.8 公开号:CN101082517 主分类号:G01G7/02(2006.01)I
申请人:上海中晨数字技术设备有限公司 申请日:2007.06.27 公开日:2007.12.05
发明人:陈鲁铁;刘宇清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殊环境下物质重量的计量方法,利用一种磁悬浮计量装置、智能控制器和电脑系统构成一个计量系统,使样品环境与测量环境分开;通过位置传感器和智能控制器的调控,实现磁悬浮状态;在实现正常环境下零点校正后,设定所需温度和压力,智能控制器根据电脑系统输出的调温、调压命令,智能调控计量装置上的调温装置和调压装置,实现设定环境下零点校正;在调整环境管内样品环境达到设定温度和压力后,环境管内物质重量通过环境管内永磁体和环境管外电磁铁构成的磁场力耦合作用无接触地传递到管外测量仪器,管外测量仪器将测量信号输送给电脑系统。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0710042812.2 公开号:CN101149285 主分类号:G01G7/02(2006.01)I
申请人:上海中晨数字技术设备有限公司 申请日:2007.06.27 公开日:2008.03.26
发明人:陈鲁铁;刘宇清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悬浮计量装置,该装置包括测量区、磁力传递区、工作状态转换区、样品区,环境管、管外中心杆和管内中心杆,所述测量区设置在环境管外、工作状态转换区和样品区设置在环境管内、磁力传递区电磁铁部分在环境管外、其永磁体部分在环境管内,上述测量区、磁力传递区、工作状态转换区和样品区依自上而下顺序设置在同一中心轴线上,由此构成以电磁铁和永磁体为悬浮磁力组合形式的计量装置。环境管内物质重量通过环境管内永磁体和环境管外电磁铁构成的磁场力耦合作用无接触地传递到管外测量仪器,从而实现样品环境与测量环境分开,能够用于计量特殊环境下物质的重量。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0910236157.3 公开号:CN101694443A 主分类号:G01N3/08(2006.01)I
申请人:国际竹藤网络中心; 申请日:2009.10.22 公开日:2010.04.14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纤维织物及纺织结构复合材料三维力学性能测试仪,包括:X轴拉压单元、Y轴拉压单元、垂直顶破单元和数字散斑测试单元。其中,X轴拉压单元用于待测材料在X轴向的拉伸或压缩测试;Y轴拉压单元用于待测材料在Y轴向的拉伸或压缩测试;垂直顶破单元用于待测材料在进行X轴拉伸和/或Y轴拉伸时,施加沿与X轴和Y轴所在平面呈90°夹角方向的顶靠力;数字散斑测试单元用于测量待测材料受力破坏时的形变。本发明通过对待测材料进行单向拉压、双向拉压,及展开拉伸实验时施加垂直顶靠力来测试待测材料的垂直顶破性能,实现了对待测材料进行三维多向受力破坏性能的精确分析。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1010143562.3 公开号:CN102213668A 主分类号:G01N13/02(2006.01)I
申请人:上海中晨数字技术设备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0.04.09 公开日:2011.10.12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张力测量装置及方法,属于高温高压表面张力测量领域。一种旋转液滴法超低界面张力测量装置,包括高温高压旋转传动装置,所述旋转传动装置包括被金属旋转体握持的石英试样管,旋转体架在陶瓷轴承之间,一端通过稀土联轴器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相连;高温高压密封及控制装置,包括两侧带有观测窗的不锈钢密封舱体,舱体一端与稀土联轴器连接,另一端包住所述旋转传动装置,舱体外表面覆有隔热保护层,舱体内设有电加热棒和温度及压力传感器,舱体上设有高压气体入口、压力控制调节阀及水浴降温控制入口;光学观测装置,包括观测窗,设于一边观测窗外的光源和对侧观测窗外的光学透镜组和CCD感光图像传感器。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1310390275.6 公开号:CN103454201A 主分类号:G01N15/08(2006.01)I
申请人:东华大学 申请日:2013.08.30 公开日:2013.12.18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变密度纤维塞的瞬态湿汽传递性的测量方法与装置及其用途,该装置包括新增的、直接对纤维塞筒提供稳定可调湿汽的湿汽源和精确测量纤维塞两端瞬态湿度的测湿装置,以及推筒测量腔、纤维塞筒、下测量腔、力测试装置、定位装置、与测量端相连的数据采集卡、驱动控制电路、数据采集处理模块和计算机。其测量方法是由湿汽源送出稳定湿度的湿汽,进入推筒测量腔,测得初始相对湿度,再经纤维塞筒进入下测量腔,得终态相对湿度,从而测得纤维塞密度变化时所通过气体的相对湿度的变化,并求得湿汽扩散系数和湿阻。该方法和装置测量快速、精度高、重复性和再现性高、操作简便、可用于变密度纤维塞瞬态湿汽传递性测量。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1310390490.6 公开号:CN103454305A 主分类号:G01N25/20(2006.01)I
申请人:东华大学 申请日:2013.08.30 公开日:2013.12.18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密度纤维体稳态传热性质原位测量的装置与方法,包括原专利的主施力装置、受力定位装置、数码摄像装置、光测量装置、腔内气压测量装置、数据采集卡、驱动与控制电路以及数据采集处理与界面控制模块与计算机,还包括改进的推筒测量腔、纤维塞筒、下测量腔、加热控制装置、热测试装置及与此相连的数据采集卡和数据采集处理模块组成。该装置的测试方法是对纤维体施加力的作用,使其密度及密度分布产生变化,同时对纤维体施加热作用,使其两端产生一定的温度差,测试通过纤维体两端的温差及热流,并求得纤维体的导热系数和热阻。该方法和装置测量精度高、制样方便、测试时间短、适用范围广、可适用纤维体变密度条件下的稳态传热性质的原位测量。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1611166952.6 公开号:CN106769686A 主分类号:G01N13/00(2006.01)I
申请人:北京服装学院 申请日:2016.12.16 公开日:2017.05.31
摘要:一种用于纺织品液态水分吸液速干性能的测试仪器及方法,配有一控制箱;一电阻式湿度传感器单元,该传感器单元采用一对可扣合的上、下盖板,各盖板上分布有N×M点阵式排列的针状传感器,各传感器通过数据线与控制箱输入端相连以实现各传感器数据的单独传输,N和M的各自取值范围为5~30中的自然数;一导液系统单元,带有一对通过挤压泵供给测试液的导液管;各导液管出口处设在各盖板上点阵式排列的针状传感器的中心区域;一可转动的夹持装置,通过转动可停留在0~90度区域范围内的任意角度位置,该夹持装置上配有可将纺织品试样向四周外拉伸的试样夹。测试时传感器单元实时输出采集的数据或用CCD摄像机系统记录测试液在纺织面料上实时变化的图像。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1611256838.2 公开号:CN106840691A 主分类号:G01M17/007(2006.01)I
申请人:宁波汽车零部件检测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6.12.30 公开日:2017.06.13
摘要:本发明属于汽车配件检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进行耐久试验的汽车油箱盖耐久试验台及试验方法,包括底板、油箱盖支架、旋转开锁部件以及移动部件,油箱盖支架设置在底板的一侧,旋转开锁部件设置在底板上并能够插入汽车油箱盖的钥匙锁芯后通过程序控制能够模拟任意开锁角度动作,移动部件设置在底板上,移动部件用于对旋转开锁部件提供移动动力并使得旋转开锁部件能够模拟插入任意深度汽车油箱盖的锁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对油箱盖锁芯进行耐久试验时,能够模拟旋转开锁动作,同时可以根据试验需要,可以自由调整钥匙在锁芯内部的旋转角度,保证试验数据的准确性,整个试验台通用性较好,降低了试验成本。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2110371889.4 公开号:CN113023913A 主分类号:C02F7/00
申请人:上海金相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日:2021.04.07 公开日:2021.06.25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可远程控制的智能纳微气泡发生器,包括智能控制箱和物联网云端,所述智能控制箱的内部分别安装有气液混合罐和泵,所述气液混合罐的一侧连接有出水管,所述气液混合罐的底部通过泵连接进水管的一端,所述进水管连接泵的管道上设有进水电控阀门和数字式数显真空表,所述进水电控阀门用于控制进水管的开闭,所述数字式数显真空表用于观察进水管上的负压,所述进水管的前端连接前置进水泵,所述气液混合罐的底部还连接有进气管。本发明采用物联网技术,可远程批量与单独控制纳微气泡发生器的运行状态,气泡直径和气泡浓度实现设定控制和自动调节,易于大范围使用、控制及减少维修运维成本。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18 条,当前第 1-10 条 下一页 最后一页 返回搜索页
©2023 Patent9.com All rights reserved.蜀ICP备060094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