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申请号或专利号
公开号
专利摘要
申请人
发明人
全部专利
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
外观设计专利
排序方式:
按相关度排序
当前查询到
280
条专利与查询词 "
刘香芝
"相关,搜索用时0.171875秒!
发明专利:
136
实用新型:
142
外观设计:
2
共
136
条,当前第
11-20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返回搜索页
11:
[发明]
组装成植物微观结构的纳米碳酸钙及其制法和用途
申请号:
201310369871.6
公开号:CN103395814A 主分类号:C01F11/18(2006.01)I
申请人:
云南大学
申请日:2013.08.22 公开日:2013.11.20
发明人:
蒋峰芝
;
刘泽香
;
刘拥军
;
卞龙春
;
袁波
摘要: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组装成植物微观结构的纳米碳酸钙及其制法和用途。将可溶性钙盐溶于去离子水中,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并在其中加入植物模板,其中每升去离子水中溶解0.005~4摩尔钙盐,每升钙盐溶液中添加1~50g的植物模板;将钙盐溶液加热到30~120℃,充分搅拌钙盐溶液,将碳酸盐溶液逐滴加入其中,继续保持搅拌并恒温9~72h,在此期间,会有纳米碳酸钙生成并组装成植物特殊的微观结构;过滤得到的粗产品溶液,收集滤渣,用去离子水洗涤干净,在60℃的干燥箱中干燥12h;将干燥后的样品置于马弗炉中高温煅烧,即得到纳米碳酸钙。本发明所提供的组装成植物模板微观结构的纳米碳酸钙存在介孔,有较大的比表面积(18~60m2/g)。本发明所提供的组装成植物模板微观结构的纳米碳酸钙可用于吸附重金属离子Pb2+、Cd2+、Co2+、Mn2+、Ni2+、Cr3+、Zn2+、Cu2+,同时也可应用在医用材料、催化剂、塑料、陶瓷等方面。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12:
[发明]
一种石墨烯金属纳米粒子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申请号:
201410457035.8
公开号:CN104211055A 主分类号:
申请人:
浙江碳谷上希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4.09.10 公开日:2014.12.17
发明人:
高超
;
刘峥
;
夏芝香
;
彭蠡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金属纳米粒子复合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溶液湿纺的方法,将石墨烯或氧化石墨烯金属纳米粒子混合分散液在一字形模口的制备装置中挤出,以石墨烯或氧化石墨烯液晶为模板,凝固成基于石墨烯或氧化石墨烯金属纳米粒子复合膜,干燥还原后得到石墨烯/金属纳米粒子复合膜。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便捷、高效的特点,可制备的石墨烯/金属纳米粒子复合膜种类多,所获得的石墨烯/金属纳米粒子复合膜尺寸可以调节,可以有效提高复合膜的导电性并应用于许多不同的工业领域。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13:
[发明]
一种离子增强石墨烯膜的制备方法
申请号:
201410457039.6
公开号:CN104229784A 主分类号:
申请人:
浙江碳谷上希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4.09.10 公开日:2014.12.24
发明人:
高超
;
刘峥
;
许震
;
夏芝香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子增强石墨烯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为:将1重量份的石墨烯或氧化石墨烯,10~1000重量份的溶剂混合后,将混合液从具有一字形出口的制备装置中连续匀速挤出,进入含有配位离子的凝固液,凝固成石墨烯或氧化石墨烯凝胶膜,干燥后获得连续宏观的离子增强的石墨烯或氧化石墨烯膜。本发明方法简便、工艺简单、能耗低、绿色环保,所获得的石墨烯膜厚度、尺寸均可以调节,离子增强后的石墨烯膜强度高,可以应用于许多不同的领域。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14:
[发明]
一种基于石墨烯的纯无机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申请号:
201410457181.0
公开号:CN104232108A 主分类号:
申请人:
浙江碳谷上希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4.09.10 公开日:2014.12.24
发明人:
高超
;
刘峥
;
夏芝香
;
彭蠡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石墨烯的纯无机复合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将石墨烯或氧化石墨烯无机纳米粒子混合分散液在一字形模口的制备装置中挤出,以石墨烯或氧化石墨烯液晶为模板,凝固成基于石墨烯或氧化石墨烯的无机复合膜,干燥还原后得到石墨烯纯无机复合膜。本发明采用溶液湿纺的方法,具有工艺简单、便捷、高效的特点,可制备的无机复合膜种类多,所获得的基于石墨烯的纯无机复合膜尺寸可以调节,根据不同无机纳米粒子的复合,可以应用于许多不同的工业领域。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15:
[发明]
一种石墨烯电热膜
申请号:
201410457400.5
公开号:CN104219797A 主分类号:
申请人:
浙江碳谷上希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4.09.10 公开日:2014.12.17
发明人:
高超
;
刘峥
;
夏芝香
;
彭蠡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电热膜,包括石墨烯膜发热层以及涂覆在石墨烯膜发热层上下两侧的绝缘保护层,本发明石墨烯电热膜结构简单,可大面积大批量制备,工作电压安全,热转换效率高,导热性好,响应快速,温度可以精确控制,韧性好,可以用于不同的应用环境。用于建筑供暖,可以满足安全舒适、环保节能的使用要求;用于卫星天线雷达融雪,对天线雷达的信号屏蔽作用小;用于飞机及飞行器除冰,可以根据需要弯曲并多个组合以适应不同区域的除冰要求。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16:
[发明]
一种多级孔ZSM-5纳米层片沸石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申请号:
202011282816.X
公开号:CN112279268A 主分类号:C01B39/40
申请人: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申请日:2020.11.17 公开日:2021.01.29
发明人:
陈艳红
;
韩东敏
;
刘焕荣
;
崔红霞
;
刘香芝
摘要:本发明属于催化剂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级孔ZSM‑5纳米层片沸石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将铝源、硅源、碱源和晶种溶于去离子水中,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形成凝胶;将上述凝胶进行陈化处理,在陈化处理后的凝胶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待搅拌均匀后,转移至聚四氟乙烯内衬的晶化釜中进行晶化处理,待晶化结束后,对晶化产物进行洗涤,干燥、焙烧,得到所述多级孔ZSM‑5纳米层片沸石。该产品具有丰富的介孔结构,BET比表面积高达1320m2/g以上、4‑6nm的规则介孔分布和0.52cm3/g的介孔孔容结构,因此具有优良的大分子扩散性能,在甲醇制丙烯反应中表现出了优良的丙烯选择性和抗积碳能力。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17:
[发明]
一种林业剩余资源收集装置
申请号:
202210700622.X
公开号:CN114982401A 主分类号:A01B43/00
申请人:
梁山县赵堌堆乡人民政府
申请日:2022.06.21 公开日:2022.09.02
发明人:
刘香芝
;
田超
;
王怀栋
摘要:本发明涉及林业资源回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林业剩余资源收集装置,包括牵引架,牵引架的表面安装有动力件,牵引架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采集筒,采集筒的顶部固定开设有收集口,采集筒的内部分别固定安装有与收集口连通的粉碎机构和与粉碎机构连通的出料机构,出料机构的一表面与牵引架固定连接,采集筒的周侧面转动连接有翻刨筒。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翻刨模块、收集口和入料孔的设置,使本装置能够通过翻刨方式快速完成林业剩余资源的回收作业,回收作业时,在动力件的作用下,掘刀深入林地底面,深入后,随着翻刨筒的旋动,翻刨铲斗将掘起的含资源林土带起。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18:
[发明]
一种林业勘测随身工具
申请号:
202210704235.3
公开号:CN115096641A 主分类号:G01N1/08
申请人:
刘素荣
申请日:2022.06.21 公开日:2022.09.23
发明人:
刘素荣
;
刘香芝
;
李贵学
;
王莹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林业勘测随身工具,包括杆体,所述杆体顶端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手持杆,所述第一手持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上杆头,所述杆体底端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二手持杆,所述第二手持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下杆头,所述下杆头另一端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有可更换钻头,所述上杆头顶端固定连接有大径螺纹孔,所述上杆头侧表面设有多种实用工具,通过下杆头,伸缩爪与可更换钻头实现了对树木进行钻孔取样的功能,通过设置在上杆头的大径螺纹孔,实现可以进行多项林业数据的测量功能,通过与上杆头连接的相关实用工具可以实现辅助勘测者进行野外作业的功能,此外手持杆与杆体均为可拆卸连接,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改变手持部位长度以满足不同环境的使用。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19:
[发明]
一种含油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申请号:
202311252495.2
公开号:CN117247109A 主分类号:C02F1/50
申请人: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申请日:2023.09.26 公开日:2023.12.19
发明人:
杜春安
;
刘博文
;
石会龙
;
刘香芝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油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涉及含油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箱体,箱体左侧开设有进水口,所述箱体顶端右侧开设有投药口。本发明通过所述Y型过滤机构还包括滤篮,所述滤篮通过螺栓安装在主管和分支管交叉处内部,油污水通过主管再经过分支管,油污水接着会进入滤篮进行二次过滤,所述油水分离机构还包括电动螺纹转动杆、过滤油网和安装底盘,四个所述电动螺纹转动杆通过螺栓安装在箱体内部四周,所述过滤油网通过螺纹安装在电动螺纹转动杆上,所述安装底盘活动安装在电动螺纹转动杆底端,所述过滤油网放置在安装底盘上端。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20:
[发明]
一种Pd/Cu-BTC/BiVO4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申请号:
202410822224.4
公开号:CN118371273A 主分类号:B01J31/22
申请人: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申请日:2024.06.25 公开日:2024.07.23
发明人:
石会龙
;
刘霞
;
杜春安
;
刘博文
;
刘香芝
;
王卫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d/Cu‑BTC/BiVO4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涉及催化剂领域,包括将均苯三甲酸溶于无水乙醇中,Cu(NO3)2·3H2O溶于去离子水中,混合、搅拌、加热、冷却、沉淀、洗涤、干燥后制得MOFs材料Cu‑BTC;将Bi(NO3)3·5H2O固体溶解于乙二醇中得到溶液1,NH4VO3固体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得到溶液2,将溶液2滴加到溶液1中,加入MOFs材料Cu‑BTC固体溶解,加热、冷却、沉淀、洗涤、干燥制得Cu‑BTC/BiVO4复合材料,利用光还原法将金属Pd纳米粒子负载在Cu‑BTC/BiVO4复合材料表面,该复合材料显著提高了光催化还原硝酸盐氮的效率,另外,加入空穴捕获剂更加提高了光催化去除硝酸盐氮过程效率,更经济环保地净化处理水中硝酸盐氮污染物,并为后续催化剂的工业化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共
136
条,当前第
11-20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返回搜索页
©2025
Patent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60094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