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专利 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 外观设计专利
排序方式:
当前查询到24条专利与查询词 "徐偕贞"相关,搜索用时0.09375秒!
发明专利:24实用新型: 0外观设计: 0
24 条,当前第 1-10 条 下一页 最后一页 返回搜索页
申请号:01111835.0 公开号:CN1337685 主分类号:G11B7/135
申请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申请日:2001.03.21 公开日:2002.02.27
摘要:一种具有第一和第二延迟元件的象差纠正元件和采用它的光拾取器中,当把象差纠正元件设计成使得象差纠正元件相对于到来的光束的波长变化引起的相位差随着离开光轴的距离增加而增加或降低时,记录和再现模式之间的波长稍微变化引起的色差可以高光效率纠正。象差纠正元件选择地根据到来光束的偏振引起到来光束的相位差,从而将其采用在使用互相垂直的两个偏振光束的与高密度和低密度记录媒体兼容的光拾取器中。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01119548.7 公开号:CN1345044 主分类号:G11B7/12
申请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申请日:2001.05.29 公开日:2002.04.17
摘要:提供一种光拾取装置,包括发光光源;将来自光源的入射光聚焦到记录介质上以形成光斑的物镜;安装在光源和物镜之间的光路上,用于改变入射光的路径的光路改变单元;安装在光源和物镜之间的光路上,用于校正由于从光源发射的光的波长变化和/或由于其波长带宽的增加而发生的色差的色差校正透镜;以及用于接收从记录介质反射并且通过光路改变单元后入射到记录介质上的光的光检测器。配备这种色差校正透镜的光拾取装置使用光材料的折射校正色差,从而具有高光效率。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01133018.X 公开号:CN1361522 主分类号:G11B7/12
申请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申请日:2001.09.13 公开日:2002.07.31
摘要:提供了一种光学拾取器,其中的光束划分与检测装置,用于划分从记录介质反射后经过物镜和光学路径改变器的光束,该装置被构建成具有分结构的单个光检测器、或光束划分器和多个光检测器,所述光检测器能够考虑到由记录介质的厚度变化引起的光强度分布的变化,划分从记录介质反射后经过物镜和光学路径改变器的光束并检测划分的光束部分。该光学拾取器允许检测记录介质的厚度变化,而无需在该光学拾取器的光接收侧安装散光镜。由记录介质的厚度变化引起的球形像差能够通过使用执行器根据检测的厚度变化信号驱动球形像差补偿单元或校准镜沿着光轴来校正。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01137814.X 公开号:CN1356572 主分类号:G02B13/18
申请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申请日:2001.11.08 公开日:2002.07.03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物镜装置,它由包括一个具有负放大倍率的且由具有在线d上为45或更小的色散系数的材料制造的透镜的三个透镜组成。三个透镜的表面中的至少一个由非球面表面形成。于是,在该物镜装置中,可以实现0.70或更大的大数值孔径,并且可以相对于蓝光修正色差。另外,采用该物镜装置并使用蓝光的光学拾取器可以进行优质的记录和/或再现。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01140911.8 公开号:CN1357884 主分类号:G11B7/12
申请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申请日:2001.09.26 公开日:2002.07.10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拾取头,其包括用于将在由记录介质反射/折射后穿过物镜的光束中特定光束部分剖分成多个子剖分光束部分,并检测子剖分光束部分的光束剖分及检测单元,和用于处理由特定光束部分产生的从光束剖分及检测装置中输出的多个检测信号的球面像差检测电路以检测由记录介质厚度变化导致的球面像差,其中特定光束部分的强度分布受记录介质的厚度变化影响很大。从而,由记录介质的厚度变化造成的球面像差可以被光拾取头精确检测,而不受散焦的影响。另外,通过根据检测到的球面像差信号驱动球面像差补偿元件,可以补偿由记录介质厚度变化导致的球面像差。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02126442.2 公开号:CN1399260 主分类号:G11B7/12
申请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申请日:2002.07.19 公开日:2003.02.26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有效补偿由于记录介质的厚度偏差导致的球面像差同时设置在光学拾取头的物镜之后的球面像差补偿器,该球面像差补偿器包括:与物镜同轴设置的中心补偿部分,该部分提供了对于补偿记录介质厚度偏差所导致的球面像差有效的相位分布;以及围绕中心部分的四周补偿部分,该部分提供了对于减小由物镜从中心补偿部分轴向偏移所导致的球面像差恶化有效的相位分布。球面像差补偿器可以有效地缓解在具有NA为0.7或更大的透镜的光学拾取头中由记录介质厚度偏差所导致的球面像差的恶化。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02147965.8 公开号:CN1416120 主分类号:G11B7/12
申请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申请日:2002.10.31 公开日:2003.05.07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兼容光拾取器,包括:发光单元,发射分别适合于对具有不同格式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光盘进行信息记录和/或再现的不同波长λ1、λ2和λ3的第一、第二和第三种光,并且对分别从第一、第二和第三光盘反射的光进行接收和检测;物镜,对从发光单元入射的第一、第二和第三种光进行聚焦,以在各自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光盘上形成光点;第一和第二相位补偿器,安置在物镜的入射光瞳处,并且分别使第二和第三种光产生相差变化。第一相位补偿器只对第二种光的相位进行补偿,并且只传递第一和第三种光。第二相位补偿器只对第三种光的相位进行补偿,并且只传递第一和第二种光。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02151453.4 公开号:CN1420495 主分类号:G11B7/14
申请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申请日:2002.10.15 公开日:2003.05.28
摘要:一种可兼容的光拾取器,它包括一光学部件,用于发出一个适于高密光盘的短波长光束和至少一个适于至少一种低密光盘的长波长光束,和用于接收和检测高密光盘和低密光盘反射的光束,一物镜,用于通过聚焦入射的短波长和长波长光束在高密光盘和低密光盘上形成光点,一衍射装置,用于通过衍射从光学部件输出的短波长光束,根据短波长光束的波长变化来校正色差,和一发散透镜,用于通过折射从光学部件向物镜发出的长波长光束,相对于至少一种低密光盘增加工作距离。因此衍射装置能够减小由于模式跳跃产生的短波长光束的散焦。而且,由于物镜设置在上述可兼容光拾取器中,就能够保证一个足够的工作距离,以使物镜相对于长波长光源发出的光束不会与低密光盘发生碰撞。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98109868.1 公开号:CN1213129 主分类号:G11B7/24
申请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申请日:1998.06.08 公开日:1999.04.07
发明人:安荣万; 徐偕贞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改进信息凹坑结构的光盘及其制造方法,得到了具有在各信息凹坑中形成的从每一信息凹坑的底面突出的突起的光盘。此外,在该光盘内,由于从光学头发射到信息凹坑上的激光束被突起散射。因此,在发射到信息凹坑上的激光束中,向光学头反射的激光束的量大大减小,从而使再现信号的振幅和分辨率提高,即再现性能得到改善。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10:[发明] 光拾取装置
申请号:99122978.9 公开号:CN1263340 主分类号:G11B7/135
申请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申请日:1999.12.23 公开日:2000.08.16
摘要: 一种在来自光学记录介质主轨迹的射频(RF)信号回放期间能够减少因光学记录介质相邻轨迹的信号干扰引起的串扰的光拾取装置。在该光拾取装置中,光点可没有时滞地会聚在记录介质的主轨迹和相邻轨迹上,其中不同极化部分光束作为初级光点和次级光点分别聚焦在光学记录介质的相邻轨迹上。因此,具有不同极化部分的初级光点和次级光点可分别由不同光接收部分接收。本发明还减少了检测的RF信号的串扰。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24 条,当前第 1-10 条 下一页 最后一页 返回搜索页
©2025 Patent9.com All rights reserved.蜀ICP备060094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