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专利 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 外观设计专利
排序方式:
当前查询到169条专利与查询词 "赵筱燕"相关,搜索用时0.1875秒!
发明专利:105实用新型: 62外观设计: 2
105 条,当前第 1-10 条 下一页 最后一页 返回搜索页
申请号:201310654459.9 公开号:CN103643607A 主分类号:E01C1/04(2006.01)I
申请人:北京大学 申请日:2013.12.05 公开日:2014.03.19
摘要:本发明涉及道路桥梁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全封闭全立交快速公交道路系统,所述全封闭全立交快速公交道路系统包括地下一层和地上一层,所述地下一层包括第一槽形双向车道;所述第一槽形双向车道的两侧分别设有地下侧式站台,所述第一槽形双向车道的中间设有地下中央岛式站台,所述地下侧式站台和地下中央岛式站台的两端均通过人行通道与地上一层联通。本发明的全封闭全立交快速公交道路系统在有快速公交行驶的交叉口不需要对红绿灯优化处理,技术简单,公交系统运行效率高,有效地解决了快速公交道路系统在交叉口乘客零换乘的问题。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1410253778.3 公开号:CN104032633A 主分类号:
申请人:北京大学 申请日:2014.06.09 公开日:2014.09.10
摘要:本发明涉及道路桥梁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地铁站综合体交通组织与运行系统,包括道路中央建筑物、外侧机动车道、人行横道、机动车远端调头车道和跨桥,道路中央建筑物位于道路中央,其包括地面层、中间层和观光层,地面层设有地铁口,外侧机动车道位于道路中央建筑物的两侧,人行横道穿过外侧机动车道和道路中央建筑物,机动车远端调头车道位于人行横道的两侧且连通道路中央建筑物两侧的外侧机动车道,跨桥跨过人行横道和机动车远端调头车道的上方且连通人行横道和机动车远端调头车道两侧的外侧机动车道,跨桥上分别与道路中央建筑物和人行横道连通且设有车站站台。本发明在运行中不受雨雪天气影响,且很好地将城市道路与城市建筑融为一体。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1710037066.1 公开号:CN106841067A 主分类号:G01N21/31(2006.01)I
申请人:大连理工大学 申请日:2017.01.17 公开日:2017.06.13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选择性波段的气体传感器及其检测方法。本发明的一种基于选择性波段的气体传感器,包括金属氧化物传感器阵列和光源,光源是波长可变的光源,光源的波段包括180‑254nm波段、300‑320nm波段、340‑360nm波段、365‑400nm波段和500‑600nm波段,金属氧化物传感器阵列上设置有不同的氧化物敏感材料,在上述的某一波段的光的照射下,至少有一个金属氧化物传感器对其中一种待测气体的灵敏度较高,对其他待测气体的灵敏度较低。其有益效果是:同现有的传统加热式的气体传感器阵列技术相比,本发明一方面可以使传感器在室温工作,减少敏感材料的老化问题,提高传感器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改变光波长,提高传感器对气体识别的选择性。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1811245338.8 公开号:CN109507285A 主分类号:G01N29/036(2006.01)I
申请人:浙江师范大学 申请日:2018.10.24 公开日:2019.03.22
摘要:一种在血液净化系统中用声表面波实现漏血监测的装置和方法,包括废液进样软管、莫菲氏滴管、右引流管、第一硅胶软管、第一微流控通道出入口、左引流管、废液袋、微流控平台、第一微流控通道、第一叉指换能器、第二叉指换能器、第二微流控通道、第二微流控通道出入口、第二硅胶软管、第三微流控通道、第一注射泵、第三叉指换能器、第三微流控通道出入口、第三硅胶软管、第二注射泵、第四叉指换能器、驱动检测电路、微控制器。本发明消除了气泡、环境因素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避免了漏血误报警的现象。通过第二微流控通道注入的试剂调控以及依赖声表面波自身的高灵敏性,使得漏血检测灵敏度可任意调节,满足实际使用时的不同响应需求。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1811260375.6 公开号:CN109164157A 主分类号:G01N27/414(2006.01)I
申请人:浙江师范大学 申请日:2018.10.26 公开日:2019.01.08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生化检测的MOSFET型微薄膜传感器、检测系统与检测方法,包括基底、设置在基底上的镂空部分、位于镂空部分内的微薄膜、四个支撑微悬臂梁、支撑微悬臂梁上的MOSFET输出结构;四个支撑微悬臂梁相互对称设置,其一端与微薄膜相连,另一端与外部基底相连后固定,四个支撑微悬臂梁上的MOSEFET输出结构为一对对称设置的PMOS结构以及一对对称设置的NMOS结构。本发明使用方便,传感器抗干扰能力强,能够保证测量精度;传感器可采用MEMS加工制作,成本低廉,且能够保证传感器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该传感器及相应的检测系统通用性强,可用于生物医学、化学、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领域中的检测和监控。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1811261536.3 公开号:CN109189123A 主分类号:G05D23/22(2006.01)I
申请人:浙江师范大学 申请日:2018.10.26 公开日:2019.01.11
摘要:一种声表面波生物医学检测平台温控系统,包括声表面波检测平台、温控子系统、驱动检测电路子系统,声表面波检测平台分别和温控子系统、驱动检测电路子系统经导线连接,声表面波检测平台包括声表面波检测平台传感层、声表面波检测平台中间层、声表面波检测平台温控层,驱动检测电路子系统包括驱动检测电路、微控制器、幅度控制模块、信号发生器模块、功率驱动模块。本发明温度传递速度快,温度迟滞忽略不计、温控效果好、检测平台处于透明属性,能满足用显微镜对被测对象进行实时观察的需求,且具有工艺简单、制作成本低的优点。本发明可消除混频法消除温度影响不彻底的缺陷;能保持整个装置透明属性,可满足用显微镜对被测对象实时观察的需求。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1811261640.2 公开号:CN109164253A 主分类号:G01N33/49(2006.01)I
申请人:浙江师范大学 申请日:2018.10.26 公开日:2019.01.08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音叉谐振式血小板收缩力测量装置,包括恒温密封仓、设置在恒温密封仓内部的金属屏蔽罩、安装在金属屏蔽罩内的音叉传感器、与金属屏蔽罩内部连通的被测血液和试剂注入孔、与音叉传感器连接的音叉激励和检测电路、与恒温密封仓连接的温控电路、与控制音叉激励和检测电路以及温控电路进行通信的微控制器、与微控制器进行通信的智能终端。使用本发明只需要微量的血液即可完成血小板收缩力的精确测量。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2111431261.5 公开号:CN114149086A 主分类号:C02F3/34
申请人:中南大学 申请日:2021.11.29 公开日:2022.03.08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活性厌氧氨氧化菌的富集方法、氨氮脱除方法及装置。具体是在基质仅有氨氮,无亚硝酸盐的条件下,内部添加厌氧氨氧化污泥,施加电压,运行厌氧氨氧化微生物电化学反应体系,富集得到电活性厌氧氨氧化菌。继续在该体系下进行运转脱除氨氮。该方法能够高效率的富集电活性厌氧氨氧菌,用于厌氧氨氧化微生物反应体系的高效运转。解决了“厌氧氨氧化工艺应用于实际废水处理中时,需要亚硝酸盐氮作为电子受体,也就是在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前端必须先接入短程硝化工艺或者短程反硝化工艺,利用水体中的其他氮素转化亚硝酸盐,然后结合厌氧氨氧化工艺,才可实现废水中氨氮的去除;无法在无亚硝酸盐的水体中直接一步深度脱氮”的问题。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2210148064.0 公开号:CN114544811A 主分类号:G01N30/02
申请人:南京正济医药研究有限公司 申请日:2022.02.17 公开日:2022.05.27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DC7抑制剂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属于药物分析技术领域。该检测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配制对照品和供试品溶液;(2)检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流动相A为0.05%~0.5%的酸性缓冲液,流动相B为有机溶剂,检测波长为220nm~270nm,洗脱梯度流动相A以体积比计,0分钟:100%→90%,0~25分钟:90%→50%,25~35分钟:50%→5%,35~40分钟:5%,40~48分钟:5%→90%;(3)计算步骤(2)的检测图谱中有关物质的含量。该检测方法建立了特有的CDC7抑制剂的检测方法,可以准确检测其中的各有关物质含量,专属性、灵敏度、重复性及稳定性均良好。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申请号:202210648770.1 公开号:CN114944220A 主分类号:G16H20/70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申请日:2022.06.09 公开日:2022.08.26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大细胞‑背侧通路功能的在线训练装置及方法,包括内嵌于计算机中的训练模块,训练模块包括展示数字游戏化任务的视觉搜寻模块、一致性运动探测模块和视觉追踪模块,还包括反馈模块和难度自适应调节模块,根据用户在视觉搜寻模块、一致性运动探测模块和视觉追踪模块中的训练记录,反馈其当天训练的达标次数;根据反馈模块中反馈的用户训练情况及所设定的难度阈值,分别调整视觉搜寻模块、一致性运动探测模块和视觉追踪模块的下次训练难度。本发明从基础的感知觉层面对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进行训练,不涉及文字材料,避免阅读困难儿童对训练产生抵抗,且能实时调整训练的难度水平,减少个体在训练中的挫败感,使其获得成就感。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105 条,当前第 1-10 条 下一页 最后一页 返回搜索页
©2025 Patent9.com All rights reserved.蜀ICP备060094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