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申请号或专利号
公开号
专利摘要
申请人
发明人
全部专利
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
外观设计专利
排序方式:
按相关度排序
当前查询到
3118
条专利与查询词 "
陈福玲
"相关,搜索用时0.21875秒!
发明专利:
1703
实用新型:
1297
外观设计:
118
共
1703
条,当前第
1-10
条
下一页
最后一页
返回搜索页
1:
[发明]
制备有序排列四氧化三铁/壳聚糖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
申请号:
200510060502.4
公开号:CN1730523 主分类号:C08L5/08(2006.01)I
申请人:
浙江大学
申请日:2005.08.26 公开日:2006.02.08
发明人:
胡巧玲
;
陈福平
摘要:本发明公开的制备有序排列四氧化三铁/壳聚糖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步骤如下:将壳聚糖粉用稀酸溶液配制成壳聚糖溶液,再向壳聚糖溶液加入FeCl
2
和FeCl
3
溶液,形成四氧化三铁/壳聚糖前驱体溶液,将前驱体溶液倒入内部具有一层纯壳聚糖膜的模具并放入凝固液中,脱去模具,在凝胶复合材料的两端加磁场,材料成型后,用蒸馏水将其冲洗至中性,烘干,得到有序排列四氧化三铁/壳聚糖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所需设备易得,条件温和,特别适合磁性生物高分子材料的成型加工。采用原位沉析法可使Fe
3
O
4
颗粒在壳聚糖基体中分散均匀,所得材料力学性能良好,可在体内吸收降解,保持原有药物活性、生物相容性。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2:
[发明]
汽车内饰件用阻燃聚丙烯塑料
申请号:
201310460913.7
公开号:CN103467859A 主分类号:C08L23/14(2006.01)I
申请人:
上海瀚氏模具成型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3.09.30 公开日:2013.12.25
发明人:
陈斌
;
张荣福
;
印玲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汽车内饰件用阻燃聚丙烯塑料,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共聚聚丙烯40-70份,三元乙丙橡胶10-15份,滑石粉10-30份,阻燃剂20-30份,所述复合阻燃剂包括无卤膨胀型阻燃剂。本发明的汽车内饰件用阻燃聚丙烯塑料具有较好的阻燃性,可用于制成汽车密封件、各种操作手柄和拉手等。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3:
[发明]
汽车内饰件用阻燃ABS塑料
申请号:
201310461239.4
公开号:CN103467905A 主分类号:C08L55/02(2006.01)I
申请人:
上海瀚氏模具成型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3.09.30 公开日:2013.12.25
发明人:
陈斌
;
张荣福
;
印玲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汽车内饰件用阻燃ABS塑料,包括100重量份的ABS树脂和30-50重量份的复合阻燃剂,所述复合阻燃剂包括无卤膨胀型阻燃剂。本发明的汽车内饰件用阻燃ABS塑料具有较好的阻燃性,可以用注塑工艺轻易加工成各种形状的零件,可用于制成汽车用车内和车外部外壳,方向盘、导油管及把手和按钮等小部件,车外部包括前散热器护栅和灯罩等。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4:
[发明]
一种汽车内饰件用耐黄变PBT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申请号:
201310676464.X
公开号:CN103665798A 主分类号:C08L67/02(2006.01)I
申请人:
上海瀚氏模具成型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3.12.11 公开日:2014.03.26
发明人:
陈斌
;
张荣福
;
印玲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内饰件用耐黄变PBT塑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汽车内饰件用耐黄变PBT塑料,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PBT树脂200份,玻璃纤维40-60份,分散剂1-5份,复合耐黄变剂0.1-5份,进一步的,所述复合耐黄变剂,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组成:2-(2’-羟基-3’,5’-二戊基苯基)–苯并三唑10-30份、钛白粉30-60份、二丁基羟基甲苯20-40份、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5-15份。本发明生产成本低、加工性能好、耐黄变效果好且环境友好。本发明的汽车内饰件用耐黄变PBT塑料,特别适合于注塑成各种汽车内饰件。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5:
[发明]
一种汽车内饰件用耐黄变PC/ABS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申请号:
201310676471.X
公开号:CN103665743A 主分类号:C08L55/02(2006.01)I
申请人:
上海瀚氏模具成型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3.12.11 公开日:2014.03.26
发明人:
陈斌
;
张荣福
;
印玲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内饰件用耐黄变PC/ABS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汽车内饰件用耐黄变PC/ABS合金,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ABS树脂200份,PC树脂40-60份,聚四氟乙烯0.5-1.5份,复合耐黄变剂0.1-5份,进一步的,所述复合耐黄变剂,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组成:2-(2’-羟基-3’,5’-二戊基苯基)–苯并三唑10-30份、钛白粉30-60份、二丁基羟基甲苯20-40份、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5-15份。本发明生产成本低、加工性能好、耐黄变效果好且环境友好。本发明的汽车内饰件用耐黄变PC/ABS合金,特别适合于注塑成各种汽车内饰件。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6:
[发明]
一种汽车内饰件用耐高热纤维增强ABS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申请号:
201410075075.6
公开号:CN103804846A 主分类号:C08L55/02(2006.01)I
申请人:
上海瀚氏模具成型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4.03.03 公开日:2014.05.21
发明人:
陈斌
;
张荣福
;
印玲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内饰件用耐高热纤维增强ABS塑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汽车内饰件用耐高热纤维增强ABS塑料,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ABS树脂100份,玻璃纤维20-40份,金属纤维10-20份,热稳定剂0.1-5份。优选的,所述汽车内饰件用耐高热纤维增强ABS塑料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ABS树脂100份,无碱玻璃纤维20-40份,铝金属纤维4-8份,镍纤维6-12份,热稳定剂0.1-5份。本发明生产成本低、加工性能好、无卤阻燃纤维增强效果好且环境友好。本发明的汽车内饰件用耐高热纤维增强ABS塑料,特别适合于注塑成各种汽车内饰件。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7:
[发明]
一种汽车内饰件用耐高热纤维增强ASA/PC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申请号:
201410075087.9
公开号:CN103819863A 主分类号:
申请人:
上海瀚氏模具成型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4.03.03 公开日:2014.05.28
发明人:
陈斌
;
张荣福
;
印玲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内饰件用耐高热纤维增强ASA/PC塑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汽车内饰件用耐高热纤维增强ASA/PC塑料,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ASA树脂100份,PC树脂20-40份,玻璃纤维15-35份,金属纤维10-20份,偶联剂1-5份,热稳定剂0.1-5份。优选的,所述汽车内饰件用耐高热纤维增强ASA/PC塑料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ASA树脂100份,PC树脂20-40份,无碱玻璃纤维15-35份,铝金属纤维4-8份,镍纤维6-12份,偶联剂1-5份,热稳定剂0.1-5份。本发明生产成本低、加工性能好、无卤阻燃纤维增强效果好且环境友好。本发明的汽车内饰件用耐高热纤维增强ASA/PC塑料,特别适合于注塑成各种汽车内饰件。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8:
[发明]
一种对海面SAR图像的滤波方法
申请号:
201610831216.1
公开号:CN106485673A 主分类号:G06T5/00(2006.01)I
申请人:
电子科技大学
申请日:2016.09.19 公开日:2017.03.08
发明人:
陈彦
;
尹福全
;
童玲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海面SAR图像的滤波方法,结合最大类间方差法和形态学滤波方法对海洋溢油的图像进行滤波;具体讲,通过最大类间方差法得到图像的二值图,再对二值图分别进行两次膨胀和两次腐蚀;利用腐蚀后二值图灰度值减去膨胀后图像的灰度值得到包含边界的局部区域二值图;最后,局部区域和原图像灰度进行内积,就可以把原图像进行简化,只剩下包含了溢油与疑似溢油边界的滤波区域,最后再通过滤波模板对滤波区域进行滤波。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9:
[发明]
夹持板连杆连接的活动扳手
申请号:
201611199081.8
公开号:CN106944956A 主分类号:B25B13/12(2006.01)I
申请人:
杭州跟策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6.12.22 公开日:2017.07.14
发明人:
陈学福
;
杨文玲
摘要:本发明涉及活动扳手。一种夹持板连杆连接的活动扳手,包括扳手柄和开口,扳手柄的端部设有两个颚和调整装置,所述两个颚中的一个颚为固定颚、另一个颚为活动颚,调整装置用于驱动活动颚相对于活动颚开合,所述颚设有夹持部,两块颚的夹持部之间形成开口,两块颚中的至少一块颚上设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构成夹持板所在的颚的夹持部,所述夹持板通过两根摆杆同颚连接在一起,所述夹持板、夹持板所在的颚和两根摆杆构成平面四连杆机构,所述夹持板可以通过所述摆杆摆动而对位于开口内的工件产生夹紧作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有效防止产生打滑现象的夹持板连杆连接的活动扳手,解决了工件产生圆角时通过活动扳手转动容易产生打滑现象的问题。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10:
[发明]
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外用药物及制备方法
申请号:
201810361590.9
公开号:CN108310064A 主分类号:A61K36/634(2006.01)I
申请人:
陈福厚
申请日:2018.04.20 公开日:2018.07.24
发明人:
陈福厚
;
陈悦玲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外用药物及制备方法,先取精选、清洗干净的10g‑50g马齿苋、10g‑50g板兰根、10g‑20g金银花、10g‑20g连翘、10g‑20g蒲公英、10g‑20g乳香、10g‑20g甘草、10g‑20g硼砂、10g‑20g枯矾分别磨碎后混均;再取精选、清洗干净的10g‑30g冰片容于300g‑500g的酒精中;最后将混合均匀的九种药材与冰片酒精溶液装入一个密闭容器内并进行杀菌,浸泡7‑15天,取浸泡液体即可外用。本发明组方中的以上诸药合用清热解毒、通窍活血、燥湿止痛,具有成本低、副作用小、疗效显著、使用方便的特点。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药物毒副作用大的问题。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共
1703
条,当前第
1-10
条
下一页
最后一页
返回搜索页
©2025
Patent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6009422号